5G和4G有什么不同?
2019-06-10 15:19:31爱云资讯905
工信部6月6日发放的5G牌照将大大推动行业的发展,让中国5G网络建设速度更快。
那即将普及的5G和我们现在的4G有什么不同呢?
5G可称为第五代通信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波长是毫米级别的,超快的宽带,超级高的速度,超级低的延时,可以说没有卡顿,实时通信。
4G它实现了局域高速上网功能,具有大屏幕的智能机可以看短视频及听音乐。但是在城市信号都很好。那时的1G-4G让我们与亲朋好友更方便进行通信互动,而5G即将实现随时随地与万物互联,让我们可以与万物互联直播无时差同步。
高速度我们都知道,通信依赖托电磁波,而电磁波的频率资源很有限,频率不同,速度也就不同。频率资源就像车厢,越高的频率,车厢越多,相同时间内能装载的信息就越多。所以频率越大,带宽也就更大,速度就越快。
目前我们4G使用的都是低频段,它的优点在于性能好,覆盖面广,能够有效减少运营商在基站的投入,节省资金。但缺点就是,用的人多,数据传输的“路”就会出现拥窄现象。尽管已经对现有的技术进行过优化,但速率的提供依旧有限。而5G使用的就是高频段,使用高频不但能缓解低频资源的紧张,由于没有拥窄现象,使得“道路”更加宽广,提高带宽的速率。但受限于高频的传播性能,传输所以很多的高频段频率资源没有被使用,正是5G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
大容量高频段毫米波能够提升传输速率,但高频信号很难穿过固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传输速率会相比 4G 的低频段下降的更快。为保证高效稳定的传输速率,需要更多基站,以便稳定的信号传输效果。5G技术引入了体积小,耗能低的微基站,这种基站可以安装部署在城市的任何位置,可以安装到路灯、信号灯、商场、住房等等。每个基站可以从其它基站接收信号并向任何位置的用户发送数据。信号接收均匀,承载量大,形成泛在网,解决高频段长距离传输差的缺点。
这也让物联网成为一种可能。在5G网络中,除了智能手机、PC 等常见 3C 产品。更多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纳入到网络中,如可以通过网络控制的智能家具产品,如智能插座、智能空调、智能冰箱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等等。而在物联网领域中,不同的应用场景。网络的需求不尽相同。一些终端设备需要大量实时数据快速处理反馈,而一些终端设备只需要少量数据或几个 bit 的数据传输。它对传输的速度反应要求都不高,甚至可能一两月才更新少量的数据。比如水表、电表类的使用量信息显示。所以在 5G 网络中,需要能自动识别出设备终端对网络的需求,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带宽。当少量数据传输时,5G 智能识别使用耗能较小的窄带网络对数据的传输,从而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使用,保证终端设备的低耗长时运作的使用性,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低延时相比4G来说,5G在现有的技术架构上进行了很大的优化和调整。为实现超低延时,5G从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骨干网各个方面一起着手进行。
在大幅度降低空口传输延时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转发节点,缩短节点之间的距离。引入网络切片技术,把物理上的网络切片,划分为N张逻辑网络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将核心网控制功能下沉,部署到接入网边缘,趋近用户,缩减传输距离,减少延时。
4G网络应用服务器集中于中心机房,距离终端远,中间需要经过多个传输节点。5G 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将接入网与互联网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在接入网边缘部署计算、处理和存储功能的云计算设备,构建移动便捷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可以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转发和处理时间,降低端到端的延时。
相关文章
- 5G-A+AI双螺旋融合 推进技术走向集成化应用
- 中兴通讯5G FWA&MBB市占率四连冠,AI、5G-A新品闪耀MWC2025
- 业界规模最大5G-A低空通信专网开启规模商用
- 樱你而精彩!湖北移动5G-A激活智慧文旅发展新引擎
- 中国信通院王志勤:持续系统谋划,加速新通话等5G-A应用扬帆升级迈上新征程
- 肯尼亚运营商携手华为,EasyAAU规模部署推动5G普惠发展
- 5G领航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通/微美全息持续引领5G+AI融合创新潮流
- GTI携手中移智库发布《5G-A×AI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联合报告,共筑数智时代新未来
- 5G-A上行新标杆!上海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完成全国首个上行3CC商用验证,速率突破835Mbps!
- 中兴通讯发布新一代5G智能安全帽 打造生产安全新范式
- 中国电信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 5G无人机医疗配送网络斩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
- MWC 2025 | 5G-A核心网产业峰会在巴塞罗那成功举办!
- MWC25|亚信科技5G专网产品斩获GTI年度大奖
- 中兴5G FWA &MBB市占率再夺全球第一 AI、5G-A新品三剑齐发
- 中兴通讯助力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共赴5G-A新征程
- MWC2025专访爱立信高管:破解运营商增长困局,引领5G-A与AI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