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完成25亿募资 人工智能工程院升级2.0版
2019-06-05 17:44:07爱云资讯1416
2019年6月5日,创新工场大湾区总部正式开业启动,集“产业投资+AI 研究院+商业赋能落地”三个功能为一体。当天创新工场还首次分享人工智能工程院成立两年来的成绩单,创新奇智的大湾区布局,并发布大湾区人才战略。创新工场也正式宣布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
25亿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募集完成
创新工场总裁陶宁宣布,“三位一体”的创新工场大湾区总部今天正式开业运营。围绕“产业投资+AI 研究院+商业赋能落地”的模式,创新工场在广州高新区同步启动三家主体:基金主体“创新工场智能(广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研究院主体“创新工场(广州)人工智能研究有限公司 ”及商业赋能主体“创新奇智(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创新工场大湾区总部已搭建了一支数十人的本地化、专业化、高水平的投资及 AI研发、服务团队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出现一大批创业机会。”陶宁称,创新工场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已经募集完成,基金规模25亿,落户在广州,主要投资方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消费升级、B2B 企业服务等。截至目前,创新工场管理的双币基金规模约150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创新工场参与投资的总项目数量累积超过370个,已经培养出至少14只独角兽,同时在不断探索与发掘未来的独角兽。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工场已经投出5只AI独角兽,包括无人驾驶、AI芯片、计算机视觉、金融等领域。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8年华南地区独角兽共计20家,其中广州5家。准独角兽33家,其中广州11家。独角兽企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而创新工场AI子公司—创新奇智,去年已落户广州作为华南区域总部。
“资本能够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资本与技术有机结合、进而在产业落地为商业机会,是产业高速发展的最强路径。创新工场从2009年瞄准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井喷发展,其后自2012年就启动布局人工智能时代的投资,我们期许能为大湾区商业发展引入更多AI技术、解决方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人工智能应用高地。”陶宁称。
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首次亮相
创新工场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的地方分支,其核心团队也首次亮相。机器学习领域的国际专家、创新工场科研合伙人张潼任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哲任高级副总裁,执行院长来自全球顶级的企业研究院,将于近期到任。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表示,创新工场自2016年创建名为人工智能工程院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赋能平台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前沿的人工智能科研成果与中国各地区、各领域的典型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用人工智能赋能商业价值。
为了加速人工智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的发展,创新工场决定在广州设立创新工场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粤港澳优质的高校科研资源,结合大湾区丰富的行业需求,重点发展信息感知和理解、流程自动化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并在金融、制造、零售、物流等领域探索相关技术的落地场景。
张潼介绍称,创新工场大湾区人工智能研究院下设信息感知和理解实验室、流程自动化实验室共两个研发实验室,依托于创新工场在香港科技大学设立的联合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开展自然语言理解、视觉感知、知识表示、智能分析、智能规划和决策等前沿技术研发,探索大湾区AI商业转化。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公布成绩单
当天,创新工场也对外分享了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成立两年半的成绩,和下一步发展规划。
王咏刚表示,成立两年来,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在AI科研、AI商业赋能、AI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
在科研方面,南京研究院执行院长冯霁代表创新工场,当选为IEEE联邦学习标准制定委员会副主席,同时推进制定AI协同及大数据安全领域首个国际标准。
2019年3月,创新工场在香港科技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2018年创新工场与南京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分别设立联合实验室。
在商业赋能方面,人工智能工程院先后为多家创新工场投资的企业提供AI技术支持和成熟解决方案。此外,基于人工智能工程院的核心技术,2018年3月,AI赋能商业的公司“创新奇智”(AInnovation)成立,在AI+零售、AI+制造、AI+金融等行业领域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AI人才培养领域,创新工场通过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在全球顶尖大学选拔人才,并免费提供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课程,指导大学生完成真实产业领域的AI实践项目,先后培养了近千名优秀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
至于工程院下一步发展规划,王咏刚表示,经过两年的摸索尝试,目前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已形成“科研与工程实验室+人才培养+商业赋能”模式,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设有研发团队,完成了国内多地布局格局。
围绕“AI赋能”的使命,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目前下属7个实验室,“未来,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将主要围绕广泛开展科研合作、研发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人工智能技术输出与商业赋能四方面开展工作。”王咏刚称。
在宣布工程院品牌升级的同时,创新工场也同步宣布启动大湾区AI人才战略。
AI人才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科研与产业化的关键,创新工场近年来一直积极推动数据开源、人才培养两大基石建设。
相关文章
-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携零一万物团队参观调研领益智造
- AI数字人服务商「FOCO」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创新工场独家领投
- 创新工场DeeCamp2020结营 用AI技术解决更多真实世界难题
- 快手携手创新工场DeeCamp2019 探寻工业场景多媒体AI前沿科技
- 2019中国人工智能峰会圆满落幕,SK、微软、创新工场等企业共议“智能+”新时代
- 创新工场完成25亿募资 人工智能工程院升级2.0版
- 李开复将关闭创新工场硅谷总部:当前95%的资金都投在了中国
- 全球首个AI协同及大数据安全标准正在制定,创新工场参与推进
- 创新工场李开复: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时代,偏重科研不再是AI创业的主旋律
- 创新工场 AI 工程院吴卓浩:不要觉得看起来热闹的东西就是AI
- 创新工场粤港澳大湾区峰会首场聚焦无人驾驶
- 创新工场王咏刚:中国的AI人才需求在两方面存在缺口
- Udacity 助跑创新工场 AI 挑战赛,赛题辅导课程培育产业人才
- 创新工场王咏刚:中国AI人才在两方面存在非常大缺口
- 创新奇智CO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联合创始人王晶:人工智能赋能商业未来
- 创新工场徐辉:中国人工智能与外国仍有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