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吗?
2021-11-03 18:52:07爱云资讯915
11月2日,世界顶尖科学家数字未来论坛在上海滴水湖畔举行。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2007年图灵奖得主约瑟夫·斯发斯基、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五位顶尖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工智能的未来正渗透进人类智慧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并引人深思。

当“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后,有关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论调甚嚣尘上。作为大众的我们也不免忧虑,人真的不如人工智能吗?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传达出了更为积极的态度。
“如何防止人乱穿马路?如果拿这个问题问人,我们会说‘加上一个路障就好了’,但人工智能可能会说,把这个人移出马路。”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以这个例子阐明了人工智能在进行常识判断上的局限。
相似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把满月误认为是交通指示灯,这也是人工智能在理解系统上的局限性。斯发斯基教授解释到,人类几乎不会范这种错误,因为人的理解系统同时具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理解能力,从感知到实际,人类拥有更强的将信息结构化的能力。
拉福格教授则指出了人工智能和人都面临着的一个重要挑战:如何找到什么是重要的?“一方面,我们拥有高效准确的自动翻译系统,这是人工智能的优势应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概括能力是很糟糕的,它很难把一个故事缩写1/3或是1/5的长度而不改变原意。”
那么人类智能是不是绝对优于人工智能?答案也并非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智能对人工智能的启发,将是未来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没有人比莫索尔教授更了解人脑了。他在演讲中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了对比——计算机依靠硬件,而人脑依赖于神经元;人脑在能量消耗上是明显优于计算机的;计算机在运算速度上则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的差异与相似,将成为一个有趣而富有潜力的研究领域。
莱维特教授将生物智能加入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讨论。“多思考我们能从如此庞大的生物体中学习到什么,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持人类自身的多元性,如果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那将更容易被取代。”
如何思考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将在更广阔的科学实践中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 2025中关村论坛丨百度王海峰:看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
- 2025中国互联网科技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启动
-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天翼云息壤智算一体机获信通院权威认证
- 共筑AI产业新未来 2025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峰会成功召开
- 全球AI巅峰盛会!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正式启航!
- 为国产化服务,为经开区赋能——国产化算力筑基人工智能之城
- 微软推出具备深度推理能力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
- 智启未来,共筑南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 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成立
- 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北京新闻》聚焦四维图新地图众源更新创新应用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莅临钛动科技,深入调研“人工智能+出海营销”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
- 苹果调整人工智能部门高管层 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Siri
- 金山云Q4 AI收入同比增长近500% 人工智能收入占比处行业领先地位
- 从“政务助手”到“故障预言家”,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哪些场景?
- 人民出行首批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垂直模型,以科技投入带领行业前行
- 英矽智能完成1.1亿美元E轮融资,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驱动的药物研发创新
- 人工智能+行动深化 第一线DYXnet私域DeepSeek方案助构AI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