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发布国产RISC-V处理器“香山”
2021-07-01 10:11:28爱云资讯1121
首届RISC-V中国峰会日前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会上,中科院大学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发布国产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心——“香山”。
据了解,“香山”是在中科院计算所、鹏城实验室的支持下,通过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联合业界企业一起开发的一款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香山”核心以“湖”来命名其架构代号,第一版架构代号是“雁栖湖”,以此来表示出自中科院大学。
“雁栖湖”频率为1.3GHz,计划7月基于台积电28nm工艺流片;第二版架构代号是“南湖”,目标频率是2GHz,计划年底流片,将采用中芯国际14nm工艺。
从性能参数看,“雁栖湖”架构是11级流水、6发射、4个访存部件的乱序处理器核,在发射宽度上可以与一些ARM高端处理器核相当,但还未进行充分优化,实际性能还有不小差距。“雁栖湖”SEPC2006性能得分约为7/Ghz,以此来看,“香山”第一代架构主要对标ARM的A72或A73。
目前“香山”正在进行下一代架构“南湖”的开发,其性能与第一代相比有大幅提升。“南湖”的目标是SEPC2006达到10/Ghz,并且支持双通道DDR内存以及PCIe、USB、HDMI等更多功能。
据介绍,“香山”是完全开源的RISC-V处理器,其核心的研发得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北京微核芯公司资深专家的支持。在第二期规划中,字节跳动、ESWIN、优矽科技等也作为合作企业参与其中。
包云岗表示,目前CPU领域还没有一个像Linux那样的开源主线,因此研发团队判断业界需要一个开源的高性能RISC-V核,既能被工业界广泛应用,又能支持学术界的创新想法。希望“香山”能够像Linux那样至少有30年“活力”。
围绕芯片架构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会上指出,中国大力支持RISC-V这一新兴的开放指令集架构,希望RISC-V社区和中国的芯片产业、软件产业实现双赢。
相关文章
- 德州仪器推出新一代支持边缘 AI 的雷达传感器和汽车音频处理器
- LG公布2025款Gram系列笔记本,搭载英特尔新款处理器并具备离线人工智能功能
- 强强联合:英特尔酷睿Ultra 7处理器助力联想YOGA Air 15 Aura AI元启版创新突破
- Arm Neoverse赋能AWS Graviton4处理器,加速云计算创新
- 英特尔® 至强® 6处理器:专为云原生和超大规模工作负载打造
- 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重塑数据库性能的未来
- 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助力科学计算
- 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E-core(能效核)引领云规模工作负载新时代
- 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助力边缘创新
- 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显著增强边缘 AI 和图形处理性能
- 英特尔CEO称未来数代处理器不会采用Lunar Lake式封装级内存方案
- 正式官宣!AMD锐龙7 9800X3D游戏处理器将于11月7日发布,售价479美元
- 华硕Z890主板开售 尽释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潜力
- 微星Z890主板携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正式开售
- AMD即将停产锐龙7 5800X3D处理器
- 华硕破晓6 Pro正式开售!全新Lunar Lake处理器为你智启AI办公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