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移动:助力长三角5G创新 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1-04-23 09:23:06爱云资讯584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策略,在江苏,中国移动成立了长三角5G创新发展产业联盟、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并与东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共建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为长三角构建敏捷通达的网络设施。
近日,在“移动强创新 5G助增长”江苏区域行活动中,记者走进江苏移动网管中心以及位于东南大学的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进行了实体参访体验,感受江苏移动为长三角5G网络建设做出的努力。
多方面提升5G网络应用体验
据悉,江苏移动牵头发起并成功摸索出了5G C-RAN的组网经验,最终在全国复制,目前江苏C-RAN比例全国最高具有较高的代表性。“5G C-RAN组网可通过节省20%建5带4基带板减少机房数量节省租金,C-RAN占比超90%,节省投资超7亿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称。
不仅如此,江苏移动还研究低成本方案助力5G垂直行业发展,与紫金山实验室、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设计院建设无线云小站试验网,智简分流,基站具备轻量级边缘计算能力,助力ToB行业专网降价和快速部署。
据了解,该项目江苏公司早在2019年11月开通全球首个2.6GHz 5G O-RAN SA独立组网基站。在无线云小站相关需求标准化、现网性能测试等方面做出大量工作。并与相关研发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目前已初见成效。
在网络应用部分,常州移动与精研科技共同打造的“5G+AI质检示范车间”是江苏省首个亿元级5G+智慧工厂项目,在精研科技生产车间部署5G+MEC专网,通过5G+AI质检手段,将原有的人工质检转变为机器质检,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记者了解到,精研科技主要为3C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提供高复杂度核心零部件,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引入AI质检之前,精研科技近六成的人力都用于产品质检,长期存在质检工人工作流动性大、工作效率低下等困难。现在,AI质检设备上的多角度高速相机可以连续不停地拍摄产品高清图片,并通过移动5G专网回传至云端进行AI识别,在1-2秒内就能完成1个精密产品的瑕疵检测。另外,通过5G+AI质检,还大大降低了由于人工质检而造成的检测差错率,对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近一年的建设部署,现在精研科技车间有22台质检机器,工作量相当于近300个质检工人,按照平均每人每年10万元的成本测算,节约了近3000万元人力成本。”参与本项目的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CEO潘正颐介绍。
同时,常州移动还联合常州市钟楼区政府、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5G工业大数据云平台,将精研科技的质检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产品检测结果,同步结合精研生产流程,对生产方案进行指导优化,赋能企业生产效率,减少损耗。
此外,由于精研科技对5G网络上行带宽要求较高,常州移动创新在精研科技车间试点4.9G3U1D大上行技术,成功应用后,上行峰值速率达到700Mbps,上行平均速率约为560Mbps。目前,常州移动正在精研科技进行2.6G+4.9G上行CA部署,以进一步提升行业应用带宽需求。另外,常州移动还通过应用上行预调度、SA DRX、SR调度等新技术,有效降低了精研科技5G网络端到端时延。
资源调度上,常州移动正在精研科技进行2.6G+4.9G上行CA部署,可根据车间现场实际需求灵活选择资源分配模式,并设置资源分配比例,向对应的切片+5QI设置不同调度优先级,从而进一步提升精研科技专网用户的下载速率及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节能方面,江苏移动响应国家“碳中和”行动,率先在节能研发攻关发力,打造“绿色网络”,与研究院联合研发网络级智慧节能平台,目前节能水平在全国领先,并已形成国内首个大规模小区接入的案例。
与东南大学联手加强网络技术创新
1月19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在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打造产学合作新典范。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双方在面向6G与东大开展超大规模天线、D-MIMO、毫米波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众所周知,商用5G室分系统通过密集部署低功率的多天线小站提高容量。但是,由于多小区干扰问题,传统的小区分裂和共小区实现方法难以进一步提升容量。在现有商用室分系统的基础设施上,将多个小站通过协作,形成大规模分布式MIMO,不仅可以避免干扰,还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容量。
据东南大学教授、工信部6G技术推进组专家组副组长王东明透漏,目前,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完成的5G-863重大项目已构建了业界最大的128天线大规模分布式MIMO试验系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频谱效率可达100bit/s/Hz。
“目前,东南大学与江苏移动合作,基于无线云网络架构,探索了商用室分系统实现分布式协作MIMO的完整方案,并已开展试验验证。在大规模分布式MIMO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蜂窝架构以及小区分裂的思维方式,采用分布式可扩展的协作传输算法,形成无蜂窝无线接入网,已被证明可进一步量级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也被视为6G的一项关键技术。”王东明讲到。
此外,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闻今教授指出:“相比现有5G大规模MIMO技术,超大规模MIMO技术通过进一步增加基站侧天线阵元和射频通道,深度挖掘无线通信空间维度的潜力,大幅提高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
为了探索和分析超大规模MIMO信道特性,并对超大规模MIMO关键传输技术进行典型实际场景中的验证,引领该领域关键技术原始创新,东南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牵头,江苏移动配合共同探索,在南京江宁无线谷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大规模MIMO外场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由128个射频通道驱动1024个天线阵元,典型频段下水平方向阵列宽度达7米。该实验系统将助力我国B5G向后演进的超大规模MIMO技术预研,保持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先发优势。”
谈及接下来的计划,双方表示,下一步,中国移动将与东南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新型网络组网技术联合实验室”“未来医疗健康科技联合实验室”,打造多领域科研合作平台,为长三角区域的网络建设创新增光添彩。
相关文章
- 江苏移动5G-A技术为救援架起空中“可视网”
- 无人机“快递员”上船:江苏移动助力完成首次京杭运河常州段低空配送
- 江苏移动联合中兴、成研实现“5G-A通感一体化”低空无人机感知突破
- 江河湖海5G全覆盖,江苏移动好网络赋能“水运江苏”
- “云生活管家”正式上线,打造江苏移动高清大屏交互新体验
- 江苏移动启动5G RedCap万站覆盖计划,苏州RedCap工业应用示范城市率先启航
- 5G新通话 开启新未来——江苏移动启动5G新通话友好客户招募
- 5G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江苏移动助力打造数字乡村“样板”
- “消息即服务”,江苏移动5G消息带你体验不用下载的云服务
- 江苏移动携手华为完成无源移频MIMO方案试点,打造室内5G新体验
- 为乡村注智赋能 江苏移动获“智慧农业领军企业”称号
- 中移物联网协同江苏移动建强“5G+”能力,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 江苏移动助力苏州永联“种好”乡村振兴“示范田”
- 江苏移动“四重”领先,重新定义“信息改变生活”
- 5G新通话时代来了!江苏移动率先开启全省VoNR试商用!
- 科大讯飞受邀参加江苏移动2021生态合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