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项目成果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李德毅院士获最高成就奖
2021-04-13 08:09:04爱云资讯1307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得到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先生的支持,于2011年1月6日正式设立。据悉,今年恰逢“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设立十周年。迄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已授予26个单位及行业机构,391个创新成果和项目,1403名学者及专家表彰奖励。
2020年度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经全国各地方人工智能学会、协会及联盟,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及工作委会,各团体会员(企业)单位和两院院士、学会会士等专家学者的提名推荐,奖励办共收到305个提名申报项目,经过形式审查、函评,其中238个提名申报项目进入会议初评、终评答辩。
10月-11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邀请戴琼海院士、赵沁平院士、何友院士、于全院士和王恩东院士等31名权威院士、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由专家组讨论、投票后,经过为期10天的公示,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共评出100个获奖项目成果,包括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20项,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8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24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17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16项,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8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认知科学和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这也是“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第三次颁出。此前,仅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汝钤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两位科学家曾获此殊荣。
李德毅院士因“在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认知科学和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而获奖。在获奖感言中,李德毅院士表示:“中国在全球率先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勇闯无人区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到人工智能诞生一百年的时候,也就是本世纪中叶,能不能构造出有感知、有认知、有行为、可交互、会学习、自成长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如果说传统计算机智能的硬核是算力、算法和数据的话,那么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硬核,应该不应该是交互、学习和记忆呢?当人类进入和智能机器共同互动的时代,机器能够与时俱进地学习,不断解释解决新的问题,帮助人类加深、加快对大自然的认知,当智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柔软向着动能渗透,帮助人类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必将会更加智慧、更加尊严、更加优雅地生活。”
作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10周年颁奖盛典”的一部分,4月11日,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在江苏苏州举办,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领域的多个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分享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年会采用 “1+22+X”模式,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中国人工智能弱势分析座谈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开幕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AI Open Index系列榜单发布、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主论坛报告、科学之夜AI晚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项目路演暨投融资对接会、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专题论坛、技术论坛和分论坛等系列活动。
其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围绕原创AI基础软硬件技术研究展开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届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系列论坛将邀请192名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北理工、浙大、北航、上海交大、同济、复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权威学者和顶尖专家,以及华为、京东、联想、海尔、平安科技、亚马逊、腾讯等行业领军人物和人工智能企业领袖,围绕基础研究与商业价值变革、生物医学工程、“卡脖子”关键技术、智能生态共建、智慧城市大脑5大前沿话题,重点聚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边缘智能芯片设计、智能语音交互、智能医疗与大健康、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可信AI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算法创新、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和产业。
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前瞻战略与实践案例,展示前沿科技应用成果,加快核心技术与产业融合,赋能行业应用落地,提升产业智能化国际竞争力,帮助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商业企业和投资金融提供方向指引和决策支持,发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的项目成果转化窗口作用,为我国人工智能在前沿交叉领域的学术、技术、应用、资本与产业合作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为不断推进“科创中国”和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2025中关村论坛丨百度王海峰:看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
- 2025中国互联网科技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启动
-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天翼云息壤智算一体机获信通院权威认证
- 共筑AI产业新未来 2025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峰会成功召开
- 全球AI巅峰盛会!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正式启航!
- 为国产化服务,为经开区赋能——国产化算力筑基人工智能之城
- 微软推出具备深度推理能力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
- 智启未来,共筑南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 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成立
- 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北京新闻》聚焦四维图新地图众源更新创新应用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莅临钛动科技,深入调研“人工智能+出海营销”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
- 苹果调整人工智能部门高管层 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Siri
- 金山云Q4 AI收入同比增长近500% 人工智能收入占比处行业领先地位
- 从“政务助手”到“故障预言家”,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哪些场景?
- 人民出行首批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垂直模型,以科技投入带领行业前行
- 英矽智能完成1.1亿美元E轮融资,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驱动的药物研发创新
- 人工智能+行动深化 第一线DYXnet私域DeepSeek方案助构AI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