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推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深度融合
2021-03-08 09:01:52爱云资讯126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提出了两份建议,涉及加大“5G+北斗”高精度定位在自动驾驶、智慧港航、智慧民航、无人机、测量测绘、防灾减灾、共享出行及大众消费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支撑数字化转型
2020年,北斗系统实现全球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赵大春表示,“5G+北斗”将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北斗系统具有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等能力。5G与北斗的融合可以实现天地一体、通导一体,促进万物智联与精准协同,将成为新基建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赵大春介绍,通过建设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利用5G等移动通信网络可向北斗基准站网覆盖区内的用户提供动态亚米级、厘米级和静态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在传统领域,“5G+北斗”高精度定位可用于工程建设、测量测绘、环境监测、码头装卸、机场调度等领域;在新兴领域,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精准农业、无人机、手机高精度定位等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发展迅速。5G与北斗融合的高精度定位基础设施将有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赵大春透露,中国移动依托现有5G基站,在全国范围建设超过四千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
赵大春表示,在国资委指导下,中央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央企业北斗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设立“北斗融合创新”专委会,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促进“5G+北斗”高精度定位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创新发展,共同推进北斗应用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进程。
加快应用推广
赵大春表示,“5G+北斗”高精度定位还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基础设施资源尚未融合共享,缺乏相应行业标准以及配套发展政策,产业链尚未完善等。为更好地推动规模化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赵大春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首先,加强“5G+北斗”高精度定位国家顶层设计,完善以5G和北斗为核心的国家综合时空基础设施规划,形成通导一体、统一衔接的国家综合时空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其次,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制定,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应用纳入交通、能源、工业、农业等重点行业规划,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行业关键标准规范制定,出台系列化扶持政策及配套支持,推动产业链加快推出支持北斗三号的高精度定位芯片、模组和终端产品。
此外,引导龙头企业打造“5G+北斗”高精度定位示范标杆,加快应用推广,深入研究“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商业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智能手机等终端支持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加快“5G+北斗”高精度定位进入大众消费和民生领域。
相关文章
- 中移动5G基站年底将超70万个 三大目标与三大倡议推进5G-Advanced
- 中移动牵头5G终端切片第二阶段立项,获5G移动芯片领导厂商联发科的支持
- 中移动Nzone S7系列即将亮相,或为华为智选手机
- 中移动成研院:以5G创新应用积极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
- 中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推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深度融合
- “ 5G+产业”持续推进,微美全息携手中移动共迎5G视界
- 三大运营商的8月:5G加速跑 中移动固网宽带用户破2亿大关
- 5G室分解决方案新动向-中移动“智慧室分网络监控及定位设备采购”
- 中移动6G项目总监:6G尚在起步阶段,研发分两大阶段
- 中移动NB-IoT用户数突破4300万 2020年四大举措推进NB-IoT
- 中移动推出首款5G健康套餐 提供专家门诊预约服务
- 通话和上网可同时 中移动与华为完成5G全功能测试
- 中移动发布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将成其5G+AICDE战略落地重要引擎
- 获46个5G合同及中移动大单,华为将成中国5G建设最大受益者
- 中移动联合华为百度展示5G应用 实现8K视频传输
- 中移动专家谈5G边缘计算:主要受业务驱动 应多维度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