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AI指数报告:初创企业总投资增势强 早期投资量大
2021-02-07 18:57:19爱云资讯1299
这一报告由伦敦经济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经济学家许成钢和武汉大学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崔晓晖带领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由财新智库和《比较》编辑室联合在线发布。
“如果我们希望了解未来是什么,要知道这一未来实际上酝酿在以后能带来大量研究成果的初创企业中。”许成钢介绍道,这一指数报告最大的特点在于从产业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报告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产业革命,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重要的基本特点在于“创造性的破坏”,即从大量初创企业中优胜劣汰,最后才能产生出最好的AI企业。因此,该指数报告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数量、融资情况等,二是人工智能领域发论文数、办会议数等学术领域,三是技术上开源软件应用的领域。
AI产业的成功取决于硬预算约束制度落地
许成钢特别强调,从产业角度看,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不是能成功,除了取决于当地的学术和应用研究上的成就以外,还一定取决于当地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硬预算约束”的制度。“硬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软预算约束”而言的,通俗来讲就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即经济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严格以自身拥有的资源约束为限,不存在政府或银行“救助”企业,使企业的资金运用超过其当期收益范围的情况。
许成钢解释道,由于AI产业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硬预算约束能够反向激励企业产生大量创新的想法,进而帮助企业在最早期阶段获得投资。当然他也强调,“能获得投资,不等于大规模的投资,这是两回事。”但硬预算约束首先更能够保证创新想法的大量产生,有利于推动AI初创企业落地。
此外,许成钢指出,当某些人工智能企业被发现没有前途的时候,获得投资的这些项目能不能被及时中断也是很重要的指标,而硬预算约束能够帮助某些企业及时被中断并退出市场,达到“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目的。
第三,许成钢分析认为,软预算约束缺少中断不成功项目的能力,因此在软预算约束下,政府被迫更依赖在没有投资之前对于项目的事先审查,用这一方法来减少投资创新项目的数字。“这是计划经济时候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对于AI企业来说),一旦事先减少了投资项目,实际上就减少了最终成功的机会。”许成钢直言。
基于以上分析,许成钢认为,当从产业角度谈论AI企业的时候,在融资制度方面,风险投资是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这也是为什么指数报告的第一大部分就对我国AI初创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探讨。“风险投资的核心就是阶段性投资,而阶段性投资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及时中断一些不成功的项目,或者换句话说它也是硬预算约束,用这个方式来降低项目的风险。”许成钢表示。
中国:AI初创企业早期投资量大,每家公司平均投资额更高
基于投融资数据库VentureXpert和Crunchbase,报告利用相关关键词统计了全球AI初创企业的数量、投融资交易事件、股权投资交易规模等指标。报告认为,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更注重早期投资,种子期的AI初创企业平均股权投资额当前相当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两三倍。

而从AI初创企业晚期投资的情况来看,投资交易总数和总额我国都居第二,仅次于美国;2016年之后,我国和其他国家逐渐拉开了很大距离,中美之间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
从AI初创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19年底,我国受外部资助的AI初创公司(指已从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等投资者处获得了外部股权投资的公司)数量为730家,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AI初创企业总数的7.1%。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AI初创企业数量为4664家,占全球总数的45.2%;英国的AI初创企业数量则为846家,排名世界第二,占全球AI初创企业的8.2%。

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的AI初创公司数量低于英国,但中国AI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交易总规模却比英国高得多。
报告显示,美国对AI初创企业的总投资为1273亿美元,占全球投资的59%,中国对AI初创企业的投资为487亿美元,占全球投资的22.6%;英国则位居第三,总投资仅为78亿美元,占全球投资的3.6%。报告认为,这意味着与英美等国家相比,中国每家初创公司得到的平均投资额更高。此外,在交易数量和总金额上,美国占据着世界其他地区的主导地位,占全球股权投资的一半以上。据统计,我国AI初创企业投资中将近40%的交易来自国内,而其他的超过46%是完全来自国外的,还有约14%的交易是国内外联合完成的。许成钢表示,我国超过一半的人工智能初创企的融资来自国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AI研究方面与改革开放与国际融合高度相关,在融资方面也与国际间的交流开放高度相关。
中国AI期刊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会议出版物同美国差距仍较大
报告还以 Scopus数据库为基础统计了自 2000年以来,来自主要贡献国的作者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出版物(期刊+会议论文)的总数。报告发现,各国发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领先世界的优势明显。2010 年后,美国和中国总体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趋势,并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其他国家发表量相对稳定。

报告统计显示,截至 2019 年,中国期刊出版物总数已超过美国,但会议出版物仍同美国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对AI相关出版物进行细分,在期刊出版物方面,中国的期刊论文发表量处于快速增长趋势中,并自 2012年起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
为什么我国人工智能相关的会议出版物仍同美国有较大差距?许成钢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是迅速发展的领域,因此该领域中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多数首先发表在学术会议,甚至只发表在学术会议。从各国 2000年至2019年间参加大型学术会议的学者人次来看,美国参会者人数显著大于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显著而持久的领先优势。

2012年之后,中国AI会议论文发表量开始显著增加,位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仍然显著,其他国家的会议论文发表量相对稳定。
相关文章
- AR智能眼镜催化万亿市场,Meta/微美全息驱动“AR+AI”产业生态爆发式增长
- 华硕无畏家族跨界联动《凸变英雄X》:有信赖,更热AI
- 全流程AI赋能,重庆首个美的灯塔工厂照亮中国水机前行之路
- 燃梦绿茵,智联未来,大连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A×AI数字球场
- 白皮书发布会:空调行业新标准 海信AI技术让空调能耗下降41%
- 从防伪溯源到智能协同,动码印章借AI之力重塑酒业生态
- 拒绝机械化互动!云知声兽牙AI Agent功能上新,开启智能协作新时代
- 腾讯云AI存储解决方案持续升级,为AI全业务场景提供全面支持
- 星汉大模型2.0:AI大模型浪潮奔涌 大华股份呈交“智能答卷”
- Flat Ads:透视中国AI出海战略,看豆包、腾讯元宝、美图相机如何占领市场先机
- 动码印章搭载AI引擎,筑牢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安全基石
- 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神州数码AI破局,构建车企AI增长点
- 云轴科技ZStack CTO王为@中国GenAI大会:AI原生实践重构AI Infra新范式
- AI+教育,浩鲸科技参加2025高校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设发展论坛
- 摩尔线程与松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国产GPU+物理AI仿真打造具身智能开发“新底座”
-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产品联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