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记者艳羡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快:已在多行业中取得应用
2019-11-26 16:33:42爱云资讯1288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快:已在多行业中取得应用
11月24日发表记者塔季扬娜·阿列克谢耶娃的一篇报道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快,许多行业在中国已被人工智能取代。报道摘编如下:
与中国新闻同行交流时,他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合成主播。来自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记者纷纷惊讶发问:机器人莫不会彻底取代媒体从业者?
中国人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胜任最艰难的工作,例如现身热点地区、出现在发生紧急情况之处,以及编制各类图表、汇总金融信息,上述事务通常会令创造型人士感到抓狂。将之托付给机器后,他们便可从事纯粹意义的创作,孵化新点子。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的机器人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每天都能掌握新技能。在信息搜索方面,它们的实力同样傲视人类,因为它们还可以从其他机器人处获取信息。
人们的紧张并非毫无缘由。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出:“人工智能是具有庞大力量的资源。我曾不止一次公开提及,谁掌握它,谁就能将其他人远远抛在身后,拥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难怪有人说,已在全球铺开的技术竞赛,将是我们文明史上最激烈、最为残酷的。”
目前给人的感觉是,面对这场竞赛,俄罗斯入场太晚。我们没有本国制造的电脑和手机,未必能够像中国人一样,全面转而购买国货,遑论向整个世界出口。
不过,中国人正在开发人工智能运用的各个领域。在中国,机器人早已在幼儿园和养老院“就业”,充当阿姨及护工。
在南京的某个医学技术中心,我与一家智能技术研究所的所长聊天。他的员工以及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员工,不只从事技术研发,且已经凭借成果挣钱了。例如,智能清洁工售价20万元人民币,正在为养老院开发的机器人护工标价40万元人民币。卧病在床者将拥有最具耐心的人工智能看护,后者不只帮助患者移动、进行心跳及血压测量,还能排遣寂寞,例如播放心仪的音乐、连通亲朋与病人视频聊天以及诵读书籍。
这位中国学者指出,现在养老已成为极大的难题。子女仍在工作,无法照顾垂暮的双亲,机器人不啻为纾困之道。美国、日本都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护工,如今中国正与上述国家合作,邀请后者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加入。
中国向所有国家敞开合作大门。在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机构当中,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点子。
当然,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倘若机器人取代了所有护工、幼儿园教员,那么中国的超过13亿人口将如何就业?学者们指出,人工智能的研发方向是承担那些最脏最累最难的工作,如此一来,人们便可心无旁骛地从事创作、创新,酝酿独一无二的产品。另一方面,倘若机器人在所有领域都取代了人类,那么我们就只用享受生活、专注休闲了。
如此充裕的自由时间显然不大适合一贯勤勉的中国人。如今的他们,是如此专注于学习、获取良好教育、开发新成果,从而推动人工智能的大幅跃进,孕育出绝对全新的发明。
相关文章
- 2025中关村论坛丨百度王海峰:看到通用人工智能曙光
- 2025中国互联网科技大会暨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启动
-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天翼云息壤智算一体机获信通院权威认证
- 共筑AI产业新未来 2025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峰会成功召开
- 全球AI巅峰盛会!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正式启航!
- 为国产化服务,为经开区赋能——国产化算力筑基人工智能之城
- 微软推出具备深度推理能力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
- 智启未来,共筑南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 科大讯飞佛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成立
- 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北京新闻》聚焦四维图新地图众源更新创新应用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莅临钛动科技,深入调研“人工智能+出海营销”赋能中国企业全球化
- 苹果调整人工智能部门高管层 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Siri
- 金山云Q4 AI收入同比增长近500% 人工智能收入占比处行业领先地位
- 从“政务助手”到“故障预言家”,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哪些场景?
- 人民出行首批入选广西人工智能垂直模型,以科技投入带领行业前行
- 英矽智能完成1.1亿美元E轮融资,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驱动的药物研发创新
- 人工智能+行动深化 第一线DYXnet私域DeepSeek方案助构AI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