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达摩院大脑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金仲明:城市大脑需要大规模视觉智能应用
2019-05-09 16:34:36爱云资讯1374
2016年,阿里巴巴提出城市大脑概念,希望借助现代科技缓解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问题。
阿里城市大脑以阿里云弹性计算与大数据处理平台为基础,结合机器视觉、大规模网络计算、认知反演、交通流分析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能力,在互联网级开放平台上实现城市海量多源数据收集、实时处理与智能计算。通俗来说,城市大脑就是从对城市数据的“知”、“行”出发,实时处理人所无法应对的超大规模全量多源数据。城市大脑利用海量城市数据、顶尖AI(人工智能)技术和强大算力,产生巨大的潜在价值,在城市管理与服务、工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
早期,很多城市只利用结构化数据,而忽略掉很大规模的视觉数据(图片、视频),造成对城市感知不全面。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平台通过传统手段可以获知拥堵区域,但无法得出原因。如果将传统结构化数据和视觉数据相结合,便能更好地探索城市的运行模式和规律。
感知城市元素、挖掘城市规律,对技术层面提出极高要求,需要对车辆、建筑、道路甚至动态事件等大规模数据建立“索引”,以记录城市中每天发生的事、暴露出的问题,用强大的计算机视觉及海量信息检索技术作为支撑。
城市大脑到底需要感知哪些信息?以城市交通为例,首先需要摸清城市交通主体及其属性、动向,这些信息通常由视频设备获取。但城市中的摄像头分辨率参差不齐,视频图像的尺寸、光照、角度也一直变化,从技术角度看,检测和识别比较困难,需要系统具有极高的判别能力。除了解决技术难题,应用场景也很重要——某路口是否发生事故、车辆属性如何,需要借助高效的视频图像分析识别。因此,实现城市视觉智能化很重要。若能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图像分辨率低、污损等问题,将能更好地分析城市状况,发现交通安全隐患和原因。
其次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感知各类信息,城市大脑可以预判未来一段时间人流车流分布变化,如某路口在某时间段是否会拥堵或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从而进行信号系统调控以优化交通状况。据测算,阿里城市大脑接管的杭州(楼盘)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比以前缩短一半。
未来,城市大脑不仅是一个平台,更应成为基础设施,为城市赋予智慧,帮助人类完成繁琐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同时,为解决同类城市问题建立标准,催生出规模更大、功能更多、覆盖面更广的AI技术,为城市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创造价值。
相关文章
- 双桅扬帆:钛动科技亮相两场重磅AI大会,与MiniMax、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巴巴等共话数字未来
- 2024云栖大会亮点:丰坦机器人与阿里巴巴钉钉签署AI+建筑机器人战略合作
- 阿里巴巴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加速数字农业新时代步伐
- 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创新引领,开启全球农业合作新篇章
- 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能品牌天猫精灵发布 X6 智能音箱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通义千问正加快追赶 GPT-4
- 阿里巴巴“AI驱动”战略提速 夸克发布自研大模型
- 定了!阿里巴巴国际站将于11月16日举办“数字外贸真牛奖”
- 阿里巴巴国际站亮相物博会 开启买家物流市场服务商招募
- 用新技术跑出数字外贸新速度!阿里巴巴国际站新名片亮相天府国际机场
- 龙行营销走进阿里巴巴国际站南粤大区,赋能中小企业品牌出海业绩增长
- 阿里巴巴宣布加入Linux Foundation AI&Data基金会,捐赠首个开源项目DeepRec
- 阿里巴巴、美团联合脉脉高聘广纳人才 涵盖研发、算法、运营等多个工种
- 阿里巴巴云生态9大开源项目重磅发布
- MIFA与阿里巴巴设计周联袂推出限量款MIFA露营音响
- 阿里巴巴瓴羊管理层走进清涧,“橙星计划”落地乡村教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