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远数据苏春园:AI+BI,构建企业决策大脑
2018-11-13 13:34:32爱云资讯阅读量:1,138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智能决策的赋能,在推动企业数字分析、智能决策的过程中,观远数据作为一家新创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业务场景建设上,践行AI+BI的成功落地,给传统BI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变革。近日,CIO时代网记者对观远数据创始人兼CEO苏春园进行了人物深度专访,探讨了他是如何实现从国际知名企业高管到企业创始人的华丽转身?对于商业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他又有怎样的先见之明?
敏捷分析到智能决策
关于商业智能(BI)的概念,苏春园有着自己的见解。简单来说,他认为企业应该善用数据化智能分析,让数据去引导经营决策。相较于国内市场,国外的商业智能领域早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很多企业里都配置了这种智能办公软件。而在国内,商业智能仍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在过去的十年,国内最主要的还是在IT化的建设,在构建像ERP、CRM等业务系统,然而随着未来十年从IT到DT的转变,原来沉淀的这些数据,将会产生巨大的数据挖掘价值,所以未来在中国市场上,商业智能的应用价值可能会远远超过美国。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一些新技术、AI算法,也赋予了商业智能新的可能,通过更精准高效的技术算法去替代低效的人工,支撑企业精细化的运营以及智能化的决策,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趋势。
在全球商业智能领域,微策略(MicroStrategy)是其中一个主要玩家,也是一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为500强中的1/3提供数据分析产品与方案。其中零售是一个商业智能应用非常早的一个行业,尤其是在连锁的品牌,像麦当劳、星巴克、Zara、沃尔玛等,是全球商业智能应用比较深入的代表, 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国外九段十段的选手。背后支撑他们全球扩张并保持稳定盈利的,是真正能够用数据去做精细化的管理决策,没有这个能力,很难真正去从一个区域扩张到相当的规模。
观远理念:穿透数据,走得更远
关于竞争格局,苏春园说到,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每年都会出一个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领域的全球主要厂商的分析报告。里面有20多家全部都是来自国外的公司,所以在国外商业智能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但国外厂商并不是我们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中国企业的创新速度这几年开始是要远远超过国外的。另外,同样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客户非常需要本土化、接地气的创新,会去深入了解什么样的产品最符合企业本身。比如说大量本土的决策与协作方式,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对接、权限管控SSO、钉钉与企业微信对接,或者复杂的中国式报表,此外,数据的基础以及数据使用人员的基础都大不一样等等,对于很多国外的产商来说,很难完全满足国内企业的需求。
跟国内厂商比较的话,观远数据有个巨大的差异化,苏春园认为那就是观远一直以来提倡的AI+BI的产品定位以及创新理念。即便在全球市场,这也是开创性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商业智能与数据分析的新范式。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领先的产品与技术,因为团队在这个领域平均都有10年以上的商业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的经验,核心的产品研发团队都是来自国内外顶级公司大数据架构师和数据科学家,也曾经服务了很多全球500强的客户,这些都会转化到产品技术以及服务客户的能力。
观远数据定位AI+BI
在市场拓展上,观远数据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怎么样去获得大客户的信赖是目前一项重要的挑战。观远数据的企业性质天然是服务于大型与中型成长型客户,特别小的企业不是典型的客户群体,因为企业早期的阶段,是没有太多刚性的数据需求的。
本质上,观远的定位是希望给客户提供AI+BI的能力,在策略上有两个维度:一是在客户覆盖上,服务更多的行业优质品牌客户,一起深入共建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分析应用;二是从纵深上,对于已经服务的客户,协助客户从BI到 AI陆续升级,产生持续而且越来越显著的价值。苏春园进一步表示,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看,如果客户如果没有BI的基础,一般情况没法做特别多的AI的这种分析决策。好比没有好的地基,直接要第三层第五层楼。打个比方,比如说想要预测未来的销量,比如想做智能订货,首先是内部的基础数据分析要先搭建好,把数据的基础夯实,比如从历史数据的多维与关联分析开始(Deive Analytics),然后陆续进入到诊断性分析(Diagnostic Analytics)以及预测性分析 (Predictive Analytics)等,更进一步到给出行动建议(Preive Analytics)。观远数据在研发产品和制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会帮助企业分步去实施,通过5A的方法论,去实现从BI到AI的分步构建 。
苏春园认为,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满足或者超越客户需求,他会更加务实地去看,到底应该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成功,无外乎还是回到最本质的东西,努力的目标还是真正去满足合作客户的这种全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
在用人方面,观远数据核心的产品研发团队,几乎都是拥有多年数据背景的资深架构师或者算法工程师,团队里有一半是来自于阿里巴巴以及国外企业级软件的公司。每个行业在某个阶段都需要不一样素质的人才,从人的角度来说,他希望员工拥有非常有成长性、高潜力的学习能力。
观远数据+CIO=吸引力
现在面临一个大数据时代,CIO实施项目不像原来一样去选择一个工具,而是怎么样能够去赋能到应用?基于这点,观远数据扮演的角色是CIO的参谋,就是用提供好的武器,也就是产品,来帮助CIO进行BI选型;另外一方面,也不断总结有哪些方法论,怎么样去演进?能够真正去让数据能够植入到业务里面去,给CIO带来头脑风暴,能够让CIO更好地去促成业务。观远数据不仅仅是直接给到产品,更多的是分享一种思维和一些最佳案例的总结。
他很理性,也爱折腾
提及当时的创业初衷,苏春园表示,更多的是理性的一部分。他从国外回到国内,在数据分析领域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之前在微策略是高管,也体验过了很多,很有心得。他觉得自己可以去做一些事情,也是在特定的时间点,正好也是中国从IT往DT方向转变的关键时机,他看到了中国市场有这么一个极具商业智能未来的可能,而本身他在外企时,平时就很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创新,本质都是希望能够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所以有了这个契机,就毅然选择了创业。
“如果不是我们,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是什么时候?对于产品技术背景的创业者,不是拍个脑袋,想创业了就去了,确实有很多理性的分析,对于行业的理解,对于时间点,会做很多功课。另外,核心的几位合伙人都是我们的老班底,一起共事过很多年,做这个事情确实还是蛮契合的。从风格上,我们都很务实,希望默默地去改变或者定义一些东西。当然,理性之上,骨子里我们都是希望能够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印记,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真正让决策更智能。未来十年,这是个让人兴奋的的新行业和辽阔的大战场。”苏春园对记者说道。
做事应该产生影响
创业之后,可能很多事情像上了一个快轨一样。回头看苏春园的经历,过去做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在这个领域里面差不多有15年了。他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认准的一件事情,会做到极致。这也是观远团队共同的特点,专注和追求极致是观远数据最大的优势。
在时间管理方式和理念上,他认为,自己一个人去做事,不管再怎么优化,时间永远不够用。一定要有合伙人以及团队一起去分担,然后大家都去不断地升级进化,拉动更多的人一起成长。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读书的时候,影响苏春园最深的一句话是:做什么事情要想想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自己平时做事,包括原来在大公司里面工作,也会不断去审视看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