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构建反欺诈防线,DataVisor入华两年战略再升级
2018-10-24 09:00:27爱云资讯553
近日,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DataVisor在北京举行“入华两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区总经理吴中携团队共同回顾了DataVisor入华两年间的成长与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对中国反欺诈实践中的认识与反思。
中国反欺诈是刚需,DataVisor入华正当时
随着中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迅速崛起,用户量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市场中涌现。用户量快速上行导致的线上欺诈频发,是DataVisor决心进入中国市场的首要考虑。
2016年,元生资本的B轮投资不仅加速了DataVisor入华的脚步,更为其在资金获取、客户接入、市场教育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8年,DataVisor获得红杉资本C轮融资,并在两年间迅速斩获浦发银行、财付通、猎豹移动、京东、微店、美团点评、饿了么、陌陌等重量级客户。
2013年,两位华人女博士在美国硅谷创立DataVisor。入华两年,中国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工位,发展到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联动办公,本土化团队不断扩张增长。
国际化专业优势与本土化产品服务的融合
除了解决文本的差异化之外,面对中国更为复杂、欺诈手段迭代迅速的严峻形势,DataVisor引入全球智能信誉库以及在全球欺诈市场中的研究与实践,利用国际化专业优势,融合本土化欺诈特征进行产品更新和技术迭代。
欺诈技术不断升级变化、用户多样的线上行为使数据采集的维度愈加丰富,企业风控部门能否快速应对变化,及时将数据有效、准确的转化为可供机器学习的特征,这对整个反欺诈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DataVisor中国区总经理吴中表示,针对中国用户更倾向于手机号注册的行为,DataVisor全球智能信誉库可分析多维度特征间的联系,结合深层专业领域知识解读和提取多维精准的检测信号。同时,DataVisor全球智能信誉库由全球数十亿账户的聚合信号驱动,一旦发现最新攻击模式,能够实时为中国企业提供最新的检测信号,提高应对速度和检测精准度。
不仅仅是参与,DataVisor已是中国反欺诈事业引领者
在与中国市场互动的两年时间中,DataVisor发现中国企业风控意识仍需加强,企业的注意力长期聚焦在产品用户的迅速增长,对于同步到来的欺诈攻击往往措手不及。DataVisor利用独创的无监督自主学习算法(DataVisor UML),提高中国企业的反欺诈体系能力。
现有的反欺诈解决方案,例如规则引擎、设备指纹黑名单以及有标签的机器学习系统,都需要根据已知攻击模式和样本,检测未来的攻击,维护困难且检测结果缺乏精确性。DataVisor无监督解决方案,能够自动创建、测试和删除规则与标签,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的同时,更快、更有效地阻止未知欺诈。
DataVisor中国区总经理吴中表示:“我们在不断地升级迭代,增加模型和调优技术,推出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客户的定制化产品。”2018年推出的DataVisor UML Essentials,即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一款SaaS服务,通过减少对接的时间和技术成本,降低客户使用反欺诈服务的门槛。
“中国企业的业务领域变化迅速,从单一场景逐渐向多元化场景拓展,一家企业可能同时具有金融、电商和社交等业务。客户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平台化解决方案。相信,DataVisor无监督解决方案的更新换代,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更好地结合客户多元化业务,更快地响应和支持欺诈监测需求。” DataVisor中国区总经理吴中强调。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