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兴陈刚: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不够,3A能力来补
2018-10-23 16:37:00爱云资讯阅读量:852
10月19日,由亿欧主办,思贝克联合主办的“BATi智慧城市论坛”在深圳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次峰会是亿欧今年5月举办的“GIIS安防AI创新峰会”的延续,上一次,亿欧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安防产业的赋能,这一次,亿欧将视野从安防扩散到整个城市。本次论坛以“智慧城市”为主题,不仅探讨了智慧安防新机遇,还将目光扩散到了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多个领域。
以下是高新兴智慧城市公司副总经理陈刚现场主题演讲的精彩观点实录,亿欧在不改其意的前提下,对演讲原文略作删减,以飨读者。
人物介绍
陈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高新兴集团智慧城市公司副总经理。他分管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与产品规划工作。带领高新兴团队构建了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能交通、智慧园区、视频云等系列解决方案。还规划开发了视频联网共享平台、交通集成指挥平台、交通大数据平台、增强现实摄像机、立体防控云防系统、交通监测云行系统、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等产品。
演讲内容
演讲主题::3A能力优化交通物联网
陈刚:各位专家,各位来宾,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的论坛交流,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3A能力优化交通物联网”。这里体现了我们公司多方面的技术,今天我想交流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物联网能解决智能交通的哪些具体问题,第二是为什么说3A能力能够优化交通物联网。
什么是3A能力暂且不谈,先谈一下交通物联网。
交通物联网能解决智能交通的哪些问题?我从两个视角来看。首先是从管理者的角度,从智能交通管理方面需要物联网帮助我们做什么?第二点是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我归纳为七个方面,前四个方面是从管理、服务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后面三个更多是交通参与者或者是交通的使用者对物联网的体验。
首先说下安全,俗话说安全大于天。交通的安全一直是交通管理最大的问题,也是多年来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大家可以从图表中看到从本世纪的十几年来交通事故发生以及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的变化曲线。前十年的数据确实是快速下降,但是自2010年以来,交通事故基本上是稳定在10万的数字。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都是一二十万,有数据统计,每五分钟就有一个人丧命于车轮之下。现实是不是很残酷?而且从经济角度来说,每年因为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有说10亿多的,也有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的。可见交通安全对交通管理者来说一直就是头等大事。
交通事故的成因有很多种,有人、车、路、环境以及交通管理的手段。成因很多,这里不一一分析,从PPT中的图上可以看出很大比例是因为驾驶者的操作不当,或者是违规,或者是意识不到位造成的悲剧。
时间有限,下面就说两个场景,一个是在城市道路中经常发生的交通安全问题。第二个是高速公路的场景下。城市道路中的场景,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中国特色的中国人式过马路,大家一起手拉手,扎堆轧马路。这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真的是无语,把自己的身家生命交给素昧平生的司机大哥,而头也不回义无反顾的的执着,和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突发性也是很让开车的朋友们挠头的,一不小心就不知道哪里蹿出来一个人。行人过街带来的交通事故是屡见不鲜的,物联网的技术可不可以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上海交警推出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可以把行人闯红灯抓拍、行人过街提醒,以及斑马线上的发光指示灯、广播系统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醒过马路的行人,在红灯的时候提醒他不要过马路,也提醒司机朋友,当斑马线的灯亮起来的时候,提醒车要减速,前方有路人要过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醒大家的安全意识,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西安也有智能斑马线的设备,主要是提醒司机对行人安全的注意,特别是头也不回不看车、一头往前闯的行人。
无锡还有车路协同的试点,在这些试点上甚至可以做到把前方有人过马路的行为,直接通过车路协同设备发送给司机的车载设备,在车载的智能后视镜里就可以知道前方的路口有行人要过街,让司机可以提前把速度降下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所以通过物联网的多维感知和信息的传递,可以给司机朋友做一个提醒,以减少悲剧。
第二个场景是高速公路,这也是开车朋友经常会遇到的。就像我今天来深圳的路上就遇到了这样的公路施工、占道的情况。高速公路上的养护、绿化都需要养护工人的作业,为了安全,他们会在路上架起“雪糕筒”,保护安全。但是司机如果一分神,没有注意,特别是晚间照明不足,能见度低的时候,车速又很快,对处于占道地带的作业人员,很容易就造成伤亡。就像我们列出的案例都是血淋淋的事实。针对这种情况,物联网又可以做什么?
我们联合了高德公司,在今年发布了一个智慧锥桶产品,就是可以在施工占道的地段两端竖立智慧锥桶,把位置信息实时的发布到用于导航的手机或者是车载的APP上,让司机朋友提前知道在前方的路线的哪一段有施工占道,或者是有事故发生的占道,让他提前就预判,减速,注意变道等等,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对养护工人造成的伤亡事件。
说完了安全问题,第二个是关于效率。
如何发挥交通的效率也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我们通常用两类指标来衡量交通的效率,一是道路通行能力,二是交通工具运输能力,也就是常说的运力。通行能力是通过治堵,而运力则通过智能调度来解决。治堵方面,可以通过物联网的多种手段(比如线圈、微波、视频、地磁等)采集交通流,这些采集的交通流信息,可以直接通过路侧单元联动到信号机,对于交通的路权分配、信号灯态进行实时的智能化的管控。另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数据,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信息,汇聚以后进行超融合的研判,对单个或者是多个交叉口进行区域协调,或者是组合的方式进行交通的优化。
在公交调度方面是利用车载的智能终端,把一些车辆的到站信息、定位信息实时传递到调度中心,在调度中心再通过公交站场的智能设备,能感知每一个站点的候车人数、情况,来实时的调度公交车辆,及时到站。另外还可以利用RFID电子标签的技术,实现公交信号优先,从而让公交能够在道路上通行的效率更高,或者是获得更多的路权,来提升它的运力。
第三个是关于规范的问题。
不论是公安交管部门还是交通运输部门,都制定了很多相应的监管规范,对于规范的执行,如何检查,如何监管?我们也需要大量的检测或者是监督工具、设施。这些设施都是应用了物联网的技术,包括视频监控、卡口、测速、交通流检测、信号控制等等都是通过物联网的技术实现的。常见的就不讲了,只讲讲最近比较热门的——滥用远光灯的违法处理。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是会车的时候对面远光灯打过来,顿时眼瞎看不清路面,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这个问题在各地交警是作为交通执法的重点整治的点。尤其是深圳,深圳交警出台了一个规定,如果是抓住了滥用远光灯的,要罚驾驶人在远光灯前面对视5分钟。不知道在座有没有朋友体验过这种滋味。其他地方也有比较类似的处罚规定,有1分钟的,或者是多少秒的,基本上都是采用体罚式的措施。而且还有很多地方建了远光灯自动抓拍的系统,来降低交警的工作负担。通过抓拍系统直接进行违法取证,进行处罚,就和电子警察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过去没见过,但是近几年都出现的新兴事物。一个是天津在全国首例采用的高速公路上车间距离违法抓拍系统,这也是符合交通法规的,因为你的车速如果超过一定的速度,间距小于多少米,没有保持安全车距,也是发生追尾事故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了对交通安全治理的需要。天津就在全国率先推行,也结合了过去电警卡口的系统,进行了改良和功能的扩充。
另一个就是城市市区的违法鸣笛抓拍,鸣笛抓拍是通过声纳采集定位,再进行车辆拍照取证。
这些都是为了交通法规的监管,规范的执行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实现的。
第四个是环保问题。
我国对于尾气排放的标准已经到了国V级别要求,一直在设法降低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过去对PM2.5的罪魁祸首的争论,专家们也曾大打口水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低排放标准的车辆对大气污染确实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交管部门也出台了关于尾气排放的抓拍系统或者是检测手段。PPT中的左图是一个监测车,是机动式的,过去的怠速检测法和工况检测法都是需要把车停下来检测,一检测就是十分钟,这样会耽误事儿,而且也影响交通。但是通过这种遥感检测法,就可以在车辆不停的情况下瞬间检测,只要一秒钟就可以。这种效率就比过去要大大提高了。还有在佛山南海推出的固定式的,利用红外激光对尾气排放的3D定位式的检测,就好象汽车经过了一个CT的扫描一样,只要经过这里,就能探测出尾气排放是否符合标准。这些也是物联网手段对交通的环境治理或者是环境改善的具体帮助。
前面谈的是管理或者服务视角的交通问题。
再谈一下跟每一位车主都相关的,跟大家的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
比如说保险,每个人都会买车辆保险,可能每个人买的险种不同,过去都是基于去年有没有出险,或者是各保险公司之间的折扣做一些选择,保险公司也会根据你的出险情况考虑打多少折。国外早就不这么做了,国外会利用车联网的产品,会对你的驾驶时间、驾驶行为,以及路程、车况,都会进行精准的测算,再根据他们的保险精算模型,得到一个给你量身定制的保单。比如说今年经常出差,经常走高速,经常去山区,你的风险就加大,保费就有可能提升。但是今年可能就是在家宅着,没怎么出门,保费可能几乎为零。这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量身订作保单的商业模式就叫做基于使用量的保险,简称 UBI,这个UBI就是通过车联网的车载设备OBD采集车辆的信息。目前我们公司也推出了这种基于OBD的UBI产品,在欧洲最大的车联网服务商OCTO公司已经卖了一百多万台,在美国一家运营商T-Mobile的全国4000家门店里面也卖了70多万台,可见在国外的模式是非常成熟的。国内在2013年以后,也开始基于车联网的保险精准服务的推广,腾讯公司也参与其中,所以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是方兴未艾,但是它也充分地体现出物联网对驾驶行为的精准估算和保险之间是否能够挂钩。
第二个问题是支付。
大家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停车场停车,不小心把车开远了点,要取卡够不着,是不是很尴尬?还要下车来拿卡,走的时候还要还卡,还要把卡塞进去,还要缴费。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也要排队,每次到这个地方就是特别堵的时候。因为支付的问题而造成的等候,完全可以用物联网的方式解决。现在也有的收费站已经改成了无感支付,就是通过支付宝、微信进行支付,包括ETCP不用拿卡就可以进出停车场。但是微信、支付宝这个无感支付还不是真正的无感支付,因为你还得拿部手机刷,还要停下车来。真正的无感支付就是不停车收费,车经过这里,识别,支付,走人,你的车几乎不用停下来,支付工作就已经完成了。目前在高速公路的ETC收费可以实现这种方式,另外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电子车牌则可以覆盖所有需要涉车支付的场景,包括路桥费、停车费、拥堵费、外埠车占用费等等。
最后是互联网方面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验过互联网汽车,过去的可能都不是互联网的汽车,包括车载应用,或者是导航、地图都要预装,有了互联网汽车之后,让你的车可以成为接入互联网的节点,你在车上想获得的信息、娱乐、资讯、导航、消费,甚至是对车的控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比如说我的车大热天停在路面,可以拿我的手机提前让车载空调打开,让里面先凉下来,上车的时候就已经很凉快了,这就是其中的一个用处。
回顾一下刚才说的,物联网对智慧交通已经发挥了很多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多维感知,还有信息的采集和交换。
但是交通问题是很复杂的,所以光依靠物联网还是不够的,所以今天为什么要谈3A能力?3A能力是什么?其实并不神秘,就是AI、AR和AC,就是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自动控制。AI解决的是智能化的问题,AR解决的是全息化的问题,AC解决的是自动化的问题。
AI前面大家已经谈了很多,我就不展开讲,包括AI应用的核心技术,不是只有深度学习或者是模式识别,还包括了很多如大数据、知识图谱,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AI跟物联网的结合,可以构建城市交通大脑,不仅可以解决一个路口的交通问题,或者是一个停车场的问题,还可以针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态势、交通热点、拥堵的重灾区,都可以进行均衡治理,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得以改善,就像阿里在杭州推的ET城市大脑一样。
再看下AR能力,这个片子是一个名叫松田桂一的日本制片人做的一个375秒的短片,叫《超现实》,通过这个短片可以看到未来AR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说不定不久之后我们就是这样的情况,这种AR技术实际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应用了,包括HUD抬头显示、穿戴设备,都已经应用了。
但是在安防方面,我们公司是第一个提出用AR技术解决安防问题的,因为安防最重要的手段是视频监控,视频信息上如果可以叠加更多丰富的信息,将让视频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展。也就是说把视频监控从过去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以及现在的智能化,进一步的推向全息化这个新的台阶,这时候视频监控将迎来一个全面的新生。把AR技术和城市交通大脑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对城市的宏观,以及很多微观环境下的全面认知。而且在AR的画面里,可以在每一个交通设施、交通参与者、交通工具上都会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信息,能够扩大视野,让你能够全息透视交通场景。这张图是一个在城市道路的交通场景AR展示,而这这张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的场景AR展示,这是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于AR的全息展示。 而且还可以跟电子车牌结合在一起,因为电子车牌包含了比物理车牌更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和AR结合在一起,将使诸如刻画路口路段的车辆画像、特勤路线的保障,以及对套牌车和假牌车的稽查布控之类的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因为电子车牌就能实现车辆的唯一性识别,从此就不会再有克隆车和套牌车查控的难题了。
AR在车载系统中也是有应用的,上汽集团推出的和斑马系统“ AR-Driving”结合在一起的荣威MARVEL X,是第一款搭载了AR技术的汽车,它的仪表盘就是AR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AC是自动控制,前面说的AI能力可以构建交通大脑,可以深度感知,以及对交通态势进行研判。但是研判之后怎么办?有的情况需要手段来对交通进行控制和干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是其中一种,还有对车道的控制,就好象左边的图,是美国金门大桥上的潮汐车道拉链车,过去金门大桥的潮汐车道是靠人工把一根根桩插上去又拔下来的,既费人力又不安全。现在在深圳也有类似这样的拉链车,我们也可以采用自走式的护栏,这样就连拉链车都不需要了,是不是更酷?自动化可以解决过去对交通的调节、调度、干预,能够减轻更多人的负担。
回到前面谈的滥用远光灯的问题,完全可以用自动控制的技术,采用自动远光灯,在发生会车、车速超过多少的时候,就会自动把远光灯调为近光灯,不需要司机手动调节,这样就可以避免被交警抓到的尴尬,这些技术都是可以实现的。
其它还有自动防碰撞、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这些都是自动控制的技术体现。终极的自动控制目标,就是自动驾驶。今年的CES2018开启了自动驾驶的元年,相信自动驾驶很快会到来。我的夫人一直不愿意学车,她说她不是那块料,潜在的“马路杀手”,所以她宁可不学车,她说自动驾驶很快就来了,不用等很多年,所以不用学了。我也希望这个自动驾驶能够很快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相关文章
- 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高新兴深度布局汽车智能网联
- 首个完成国内认证测试的5G模组出炉!高新兴5G模组实力突现
- 抢占新基建“赛道”,中兴通讯与高新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中电互联与高新兴达成战略合作,引领汽车智能新时代
- 高新兴联手中国电信 打造5G机器人示范应用
- 高新兴获得2019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会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
- 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大赛开赛 高新兴5G-V2X赋能自动驾驶
- 云天励飞与AOC、高新兴、华大半导体、航天科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全球首个5G承载综合安防系统——高新兴立体综治云防3.0版发布
- Qualcomm与吉利、高新兴联合发布支持5G和C-V2X的量产车型计划
- 高新兴陈刚: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不够,3A能力来补
- 高新兴携四大垂直板块打造物联网全生态价值链
- 物联网+智慧交通 高新兴启动大交通全服务战略布局
- 物联网安全危机应对 高新兴首席安全官刘志诚:构建物联网协作信任体系
- 高新兴首批入“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助力广州IAB产业高质发展
- 高新兴首批入库“广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库”,助力广州IAB产业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