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比持续走高背后的启示
2018-09-07 10:06:42爱云资讯1545
与通信服务收入增长持续走低不同,自2016年以来,通信行业中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比却持续走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从2016年底的27.6%,上升到2017年年底的28.1%,现在更是已经上升到2018年6月底的29.1%。另外,从2016年年底、2017年年底,以及2018年年中的占比数据增幅看,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正在加速升高。相关数据对比详见下表。通服收入增幅持续走低,固定通信业务占收比加速走高,这其中给通信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流量业务量收背离持续扩大并对整体收入贡献不足
通信行业从3G时代开始并在4G时代加速推广的语音向流量经营转型,快速提升了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从去年开始以各种不限量套餐为代表的流量经营策略更是刺激了用户流量需求的爆发和持续增长。虽然三大运营商都极力向流量经营转型,但是从现在的经营数据得出的经营成果看,除了中国移动已经成功实现了流量经营转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流量经营还难说成功。即便在今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流量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都出现了增长,相关数据详见上表。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信行业的流量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在今年4月份出现过短暂的48.3%高点后,已经开始加速下滑,而且从5月底的46.07%下滑到6月底的45.73%。
流量业务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重,从2017年4月底的42.2%上升到最高点2018年4月底的48.3%,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从最高点的48.3%下滑到现在的45.73%仅仅用了2个月。分析上述数据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其中有监管层强力推行提速降费的影响,也有通信行业快速大面积推广不限量套餐的因素,但是更多的还是以家庭宽带为代表的家庭业务为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支撑。实际上,工业和信息化的公开的数据也证实了上面的推论。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的《2018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实现固定通信业务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移动通信业务收入4762亿元,同比增长1.8%。我们也可以说,不是固定通信收入增长太快,而且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太慢;或者也可说成,不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长太慢,而且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增长太快。无论怎么说,固定通信业务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即便在移动通信业务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用户流量需求快速扩张等两大有力因素的牵拉前提下,移动通信业务虽然也随之高速增长了,但是目前来看,上述成果还是没有体现到收入上,而且对整个通信服务收入增长的贡献更是非常有限。
启示:从通信行业角度来说,以流量业务收入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整个通信服务收入比重超过七成,因此移动通信业务必须要好好经营才行。特别是其中的流量业务,更是需要行业从业者重新审视现有的经营和竞争策略。如果流量经营在4G时代就趴了窝,那么到了5G时代,运营商还能好到哪里去吗?中国电信原总裁刘爱力先生在世界移动大会2018上海站演讲中所做的“一碗汤”比喻,行业人士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快落实体现到行动中。
二、家庭业务快速扩张,并开始发挥收入增量贡献功能
在固定电话用户规模持续加速缩小,并且固定通话时长持续缩减的情况下,以家宽+电视为代表的家庭业务开始承担其应有的职能并发挥预期的增收效果。实际上,中国移动的“大连接”战略中,已经把“数字家庭工程”列入“十大工程”之一。当然这其中既有全业务经营的考虑,也有为未来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建设打基础的因素。但是作为固网家宽行业的后进者,从2013年年底获得固网牌照,经过5年的时间,中国移动的家宽用户规模远超中国联通,甚至坐二望一持续缩小与中国电信的差距。中国移动重视以家庭宽带为代表的家庭业务,中国电信也开始提高家宽用户增长预期。中国移动已经将其全年的固网宽带用户发展目标从2100万户提升到3000万户。与中国移动遥相呼应,中国电信将其宽带用户增长预期提升到1200万户。用户规模已经触底沦落为宽带老三的中国联通,虽然用户增长乏力,但是家宽收入还是依然坚挺。而且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特别是中国联通身上,我们看到了固网宽带的收入贡献能力。相关数据详见下表。
虽然中国移动的家宽规模增长较快,但是其收入贡献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移动主要靠各种“赠送”获得了大量用户,不但直接导致宽带用户ARPU全行业最低,而且导致家宽对通服收入的整体贡献不高。但是宽带作为各种家庭业务的物联网入口,或许才是中国移动最想要抢占的。我们也愿意相信,中国移动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打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家宽垄断,也不可能仅仅是为了提升家庭用户满意度,最终必然要从追求用户规模过渡到追求收入贡献。只是这样的时间点到底会什么时候来临呢?在家宽用户规模超越中国电信后,还是在某个预订的时间点呢?我们认为,中国移动家宽用户规模超越中国电信,或许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前实现。另外,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中所提的2020年前家宽收入达到600亿目标的时间节点,也客观上要求其在需要一年内从追求用户到追求用户与收入并重。最终上述目标不但要提前实现,而且还要超额完成。
启示:对中国移动来说需要更多地关于用户收入贡献,对中国联通来说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规模增长,最终两者到达类似中国电信现有的用户和收入并重的经营模式。当然除了追求用户规模和收入增长外,运营商还需要提升宽带质量和用户体验。着眼于长远,着重构建瞄准未来经营的智能家居业务生态,并加大与以BATJ等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在大视频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寻求创新,从而更多地开展良性竞争,共同维护行业价值。
通信行业的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并形成了开口越来越大的“喇叭”,其中流量收入的量收剪刀差是造成量收背离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贡献不足的情况下,通信行业从业者有必要重新考虑固定通信业务的经营策略。
相关文章
- 浪潮通信智能体平台实现MCP服务接入,开启“智能体+工具生态”协同新范式
- 利尔达+Coze,通信模组与Agent助力 AI 硬件大显身手
- Newport 推出基于积分球的硅探测器,为光通信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主要贡献者!腾讯云 EdgeOne 产品能力进入 3GPP 最新版国际通信标准
- 新锐科创携手联通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 MWC 2025 | 亨鑫科技以绿色科技赋能智能通信新时代
- 迈向万兆时代:四川广元移动携手烽火通信开启50G PON创新之旅
- 江苏“创青春”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链专项赛在亨通集团圆满举行
- 融云上线智能体接口,让通信从工具进化为生产力伙伴
- 中信科移动成功承办CCSA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WG8第131次会议
- 6G时代全息通信业务展望:开启虚实融合的未来
- 业界规模最大5G-A低空通信专网开启规模商用
- 中国移动“基于通信大模型的自智网络解决方案”荣获GSMA GLOMO双奖
- 华为AI Calling同声传译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惊艳亮相,一方订阅,全球畅聊
- [换馆定档] IOTE 2025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携手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定档6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 强强联合!科大讯飞×华为云MWC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战略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