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手红杉中国重磅发布国内首份AI与未来就业市场研究报告

2018-08-23 15:09:49爱云资讯阅读量:1,242

2018年8月22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今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举办“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发布暨课题研讨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吕薇,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以及来自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的领导也出席了发布会。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发布专注于人工智能对中国未来就业市场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系统性政策研究报告。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致辞时表示:“人工智能带来的将是人类双手和大脑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的意义将真正从‘劳动’变为‘创造’。更多的头脑将用来思考科技创新的新‘燃点’,以及致力于深化对整个世界的人文关怀。”

他同时强调,人工智能和人脑智能将相辅相成,实现共生,我国已经处在人工智能大变革的前夜,惟有主动拥抱变化,抓住人工智能创造的巨大红利,同时未雨绸缪,应对好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和挑战。如何提前让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充分准备,让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以及劳动力结构适应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次发布的报告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这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供了重大机遇,但也会带来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深刻挑战。报告中认为,人工智能所推动的知识经济将在基础资源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和贸易结构上有别于传统经济。随着社会快速的老龄化和少子化,数量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消失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威胁。人工智能于此时兴起,有助于解决中国在一些行业,特别是中高端服务业中存在的供给瓶颈,对于缓解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短缺具有关键意义。

此外,中国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妥善应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公平的挑战。投资人力资本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挑战的重大举措。为此,需要加快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鼓励人工智能优先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包括教育、医疗、法律、金融等中高端服务业;将教育资源更多投入到人的全面和公平发展上,提升新一代劳动力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和再分配功能。

以下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致辞全文:

沈南鹏:

人工智能让人类从“劳动”变为“创造”

尊敬的隆国强副主任、张义珍副部长、鲁昕副主任、卢迈秘书长,尊敬的各位企业家、学者和媒体朋友: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发布暨课题研讨会。首先,我代表红杉中国,对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话题,一方面非常前瞻,谈的是处在科技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又非常古老,谈的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十分关心的就业,也就是“饭碗”问题。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话题呢?我看今天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我身边的这个机器人吸引过去了。近几年来,机器人的发展突飞猛进,这背后是语音识别、大数据算法、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是积累了几年、十几年的技术成果。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更智能的机器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随处可见。

机器人的常态化应用,肯定是件了不起的事,能够给人类帮上不小的忙。它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甚至会带来整个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无隐忧,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人本身的冲击:工人会不会大量失业?贫富差距会不会因此变得悬殊?人类会不会真的沦为机器人的奴隶?

另外,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作为追赶者,能否借助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实现弯道超车,打破既定的国际产业和技术格局?

过去几年,红杉资本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进行探索和布局,系统投资了一批领军企业。应该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是有所理解,有一定积累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对前面这些问题给出准确答案。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拜会卢迈秘书长,结果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事情。就红杉而言,我们可以把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积累贡献出来,提供一个观察的角度、一个行动的思路和一个发展的方向。

过去一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课题组的同事们进行了艰苦而高效的工作,最终有了这份研究报告的问世。

对于人工智能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就业,对未来人力资本的发展会产生多大影响,现在有很多讨论的声音,在获得这份报告的过程中,我有些思考和预见想分享给大家。

一方面,人工智能会在特定的场景内,比如工厂流水线、安保、疾病诊断等方面,通过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在大数据算法的赋能下,逐渐超越人类,替代人类完成绝大多数重复性、机械性的繁琐工作。

比如在肺癌筛查方面,每个医生每天平均看200-300张片子,80%的时间用在做重复的节点识别工作。红杉中国投资的推想医疗,运用AI技术辅助全世界的医生,每天诊断超过20000例病人肺部影像,正在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另一方面,在逻辑常识、创新能力、人文关怀等方面,人工智能还远远无法替代人类。而从低技能工作中抽身而出的人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从事创造性工作。

由此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将是人类双手和大脑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的意义将真正从“劳动”变为“创造”,更多的头脑将用来思考科技创新的新“燃点”,发现文化艺术的新“燃点”,以及致力于深化对整个世界的人文关怀。人工智能和人脑智能将相辅相成,实现共生。

今天,我们处在人工智能大变革的前夜,惟有主动拥抱变化,抓住人工智能创造的巨大红利,同时未雨绸缪,应对好人工智能带来的难题和挑战。

如何提前让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充分准备,让我们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以及劳动力结构适应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这本研究报告的题中之义。

卢迈秘书长、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及为研究报告提供支持的单位和个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辛勤的劳动。你们高质量的工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和中国未来就业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勾勒出有章可循的行动方案。所以,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