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研究报告发布: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将带来生产力激增

2018-06-09 10:09:49爱云资讯阅读量:780

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带来生产力的激增。在曼谷举行的第四届“华为亚太创新日”上,华为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联合发布了题为《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演进》的研究报告。

双方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分析了ICT在经济中的作用演进、ICT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技术影响,并以数据丰富的英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的代表,分析了宽带普及的历程,还探讨了最近的就业趋势和自动化带来的挑战。LSE经济效益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华威大学副教授Mirko Draca博士在现场分享了该权威研究的具体内容。

LSE经济效益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兼华威大学副教授Mirko Draca博士

研究认为,行动滞后很可能是导致当前生产力增长放缓的最主要原因。正如1990年代,在企业和政府对ICT相关的物质和人力资本持续投资数十年之后,生产力才迎来大幅增长。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人们将再次经历相同的发展历程。在未来10至15年,人们将充分体验5G、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生产力优势。

报告的另一关键发现是,平均而言,ICT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比其他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大。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全球专利引用情况,考量单一专利相关的所有引用网络,来评估各项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即使与生物科学和清洁能源等其他前沿尖端技术相比,ICT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依旧更大。例如,无线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平均比其他技术高50%。

最后,报告探讨了2000年代和2010年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发现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新一轮自动化浪潮开始对就业或薪资水平造成冲击,躲过上一轮自动化冲击的高技能工作岗位目前也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数据表明,经济衰退及后果对就业格局的影响更大。换言之,报告首次明确论证,在下一次周期性经济衰退之前,新一波自动化浪潮不太可能对就业市场造成大规模冲击。

关于研究报告的更多洞察

ICT在经济中的作用演进

报告从著名的“索伦悖论现象”着手,研究了ICT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演进。“索洛悖论现象”于1980年代提出,当时的研究人员发现计算机及其影响似乎“无处不在,但就是没有体现在生产力统计数据中”。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生产力加速提升,索洛悖论现象暂时得到了解决。然而,生产力增长从2005年左右开始再次放缓。报告将经过长期发展的ICT技术视为“通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

1940–2016年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劳动生产率

人们普遍认为,1990年代出现生产力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和政府此前对ICT资本存量的投资和对人力及组织资源的补充性投资。但这些投资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显现,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实施滞后,以及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探索新技术的最佳应用方式。同样,目前全球企业仍在探索最佳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的潜力,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及云、大数据分析和5G等其他重要的新技术。因此,预计在未来10至15年,新一代ICT技术将再次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生产力大幅提升。

LSE的研究团队提供了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的案例,以展示“超级创新技术”将在未来十年对生产力和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场景中,若合理假设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导致美国的司机人数减少60%,则未来十年,生产率平均每年将增长约0.2%,同时失业率将增长1%。以此为基准,1%的失业增长率是上一次经济衰退时期年平均失业增长率(约10%)的十分之一,而0.2%的生产增长率相当于最近经济周期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约9%。不过,报告指出,这些计算没有考虑一些抵消因素。例如,超级创新技术会创造新的行业或间接促进现有行业的发展,受新技术冲击而失业的劳动力可能会在这些行业实现再就业。

ICT与创意、创新的产生

知识溢出效应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位发明者创造的知识在非竞争性的基础上(即不产生直接成本)被其他发明者使用,则这个过程中存在知识溢出效应。不过这些溢出效应很难衡量。因此LSE的研究团队利用多年的全球专利数据,基于谷歌的网页排名(Page Rank)算法,提出了新的衡量方法,以评估此前知识对引用网络的影响。通过“专利排名”算法,研究发现,ICT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要比其他技术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大,包括生物科学和清洁能源等备受瞩目的尖端科技。

就ICT领域的技术而言,自1980年代早期以来,无线通信技术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了较大的溢出效应。机器人技术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在1970至1980年代达到顶峰,但之后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不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同,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创造和传播新知识的促进作用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数据中体现出来。总而言之,ICT相关技术普遍可产生大规模的知识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持续制定政策,支持ICT相关技术的商用研发和基础研究。

宽带技术普及与互联网的社会经济效益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ICT经济的核心部分。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990年代后期出现拨号入网,2000年代部署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随后光纤电缆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如今移动基础设施不断扩大部署。

报告收集了英国ADSL部署的历史数据,追踪和探讨了宽带互联网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在2001年初,ADSL仅仅覆盖了英国40%的人口,且主要聚集在城市地区,之后经过六年的时间才实现全面覆盖。图2表明,ADSL的部署速度主要由人口密度决定。例如,人口密度前20%(第8个十分位及以上)的地区比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至少提前1000天实现ADSL接入。而这些较早部署的地区也率先享受到宽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LSE团队的研究模型显示,ADSL部署也推动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定变化。例如,“重复性体力”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有所下降,长期而言,这类岗位也是最可能被ICT技术取代的岗位。ADSL的广泛部署也与工资增长有明显关联。在这一时期,英国宽带渗透率增长约30%的地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0.6%。报告将这一结果与挪威和美国的类似研究进行比较,发现结论相似。这表明在2000年代,宽带是工资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若分析光纤电缆部署对工资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收集有效数据,但可以预测,光纤电缆将同ADSL一样对工资有拉动作用,尤其是在网速比ADSL时期实现大幅提升的地区。

宽带应用(以英国ADSL部署为例)与人口密度

自动化与未来就业

目前很多国家的政策讨论都受到所谓“自动化焦虑”的困扰。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2017)显示,在美国成年人中,超过70%的人担心机器人将从事更多不同类型的工作,67%的人担心招聘者利用算法评估和决定求职者,54%的人担心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

虽然LSE的研究明确显示,过去30年间技术发展对就业和薪资水平产生了影响,但报告仍然建议应该谨慎预测自动化在短期未来对就业和薪资的影响。有人认为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将彻底取代某些工作岗位,但报告特别强调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此,技术更可能取代某项工作中的部分工作任务。这种“部分自动化”的趋势表明,短期之内自动化技术发展对就业和薪资的负面影响将是有限的。

报告还分析了美国劳动力市场近年来的趋势,以验证新一轮自动化浪潮是否已开始影响高技能工作岗位。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就业格局的变化与工作任务的类型呈相关趋势。例如,自动化技术或计算机可以取代重复性的工作任务,但只能辅助非重复性的任务。因此自动化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影响有所差异,这可以通过系统模型进行分析。

报告中的研究数据没有显示在自动化的影响下,大量非重复性岗位的发展趋势经历了明显“转折”。不过2010年代截至目前,受自动化威胁最严重的重复性岗位的减少趋势确实比较平缓。对于这个问题,重要的一点是历史上重复性岗位的大规模减少主要集中在经济衰退时期,因为企业必须进行深刻的组织结构变革。因此,在下一次经济衰退出现前,新一轮自动化浪潮不太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明显冲击。

在政策方面,报告建议政府进一步增强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例如,LSE发展委员会提出,各国政府可考虑为技能培训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以鼓励人才发展。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