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发布了14代windows系统,而国产操作系统依然在路上
2019-02-19 10:13:46爱云资讯1481
众所周知,微软是在1985年11月份发布的第一款windows操作系统,当时叫做windows1.0。
随后从1985年到2015年这20年间,微软发布了14代操作系统,分别是用代码命名时代的1.0,2.0,3.0,3.1,NT;再到用年份命名的windows95,98,ME,2000;最后到划时代的windws XP、VISA;最后又切换成 windows 7,8,10这种命名方式。

而经过了这20多年的发展,在PC领域,微软的操作系统垄断了全球85%+的份额,没有对手。而反观国产操作系统,虽然品牌众多,甚至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依然在路上。
为何微软这么牛,一代又一代的操作系统不断的发布出来,国产系统却得不能大家的认可和使用?我想原因无非是以下两个。

一是技术原因,不可否认,在芯片、计算机以及相关的操作系统上,中国就落后太多,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或者unix,这些大名鼎鼎的操作系统,都是国外开发的。
而在早期中国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而国外又有现成的,就不太可能勒紧裤带花巨资去研发这些非常花钱,周期长,风效慢,关键是还不一定有结果的东西,自己造不如买在当时是比较正确且普遍的想法。
而在高精尖技术上,一旦落后了,想要追上,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何况对方还在前面狂奔,后来者如果没有弯道超车的技巧和方法,一时之间是追不上的。

二是生态原因,操作系统和生态是对应的,在技术上落后了,就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很难自己再搞一个操作系统出来,并建立自己的生态,可以说是一步慢就步步慢,一步错就步步错,最终只有跟在后面,用兼容对方的生态等办法来和别人PK。
但想也想得到,兼容别人的生态,去和别人PK,怎么看都不是一步好棋,但却又不得不如此去落子,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看到了,虽然国产系统说好用,流畅,兼容性好,或者说生态好,但却叫好不叫座,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更好的。
相关文章
- 微软推出具备深度推理能力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
- 微软将推出游戏版Copilot,充当人工智能游戏教练
- 亚马逊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亮相,微软/谷歌/微美全息竞逐加速量子行业成熟
- 微软推出医疗人工智能助手Dragon Copilot,手写病历的时代结束
- 微软为Mac发布了原生Copilot应用程序
- 微软宣布通过Majorana 1芯片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Scale AI语音识别技术落地微软,AI语音领域再添里程碑
- 微软组建CoreAI组织,打造端到端的Copilot和AI堆栈,以构建和运行AI应用程序及智能体
- 微软发布2025年AI预测:AI Agents将彻底改变工作方式
- 微软推出新款人体工学键盘 拥有超灵敏的按键
- AI Agent成AI产业新风口,微软/阿里/微美全息深耕赛道赋能数字化转型应用
- 微软警示用户不要使用基于10月或11月更新制作的Windows 11系统安装程序
- 高途携手微软,AI黑科技赋能大学生产品
- 观测云宣布正式上架微软 Azure Marketplace
- 金蝶智慧记携手微软、AMD,荣获AI应用生态突出贡献奖
- 2025年AI Agent商用蓄势待发,微软/谷歌/微美全息纷纷入局重塑AI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