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 探索中小企业SaaS上云之路
2018-12-19 10:36:19爱云资讯936
数据来源: Gartner &中国通信社云计算白皮书(2018年)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市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企业云服务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企业云计算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核心特征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提速,传统行业上云成为新的趋势,工业互联网成为了这一阶段互联网的新热点,而这个阶段SaaS应用也无疑成为了市场新的驱动力。这些企业都需要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寻求创新与变革、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转型和重构。企业上云不是光喊口号,有很多技术和管理问题要解决,其中最大的难题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SaaS的本质是软件即服务,意味着产品必须走标准化之路,制造业由于行业不同、产品不同、材料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所以痛点表现不一,大多还处于手工管理阶段。但标准化又很难解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很多个性化的问题;
2、中小微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特点之一是业务方向、组织架构、管理理念随时都在调整,此外还要解决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但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在资金、人力等方面又力有不逮,个性化解决方案带来的高成本,与小企业对低成本的追求之间存在天然障碍,给项目出投入产出效果带来很大困难,这也导致了上云或者说使用SaaS服务,就变成了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
3、制造领域有竞争力的SaaS产品不多,也并没有市场领头羊的出现,依然处在“群雄混战”时代。行业标杆还未形成,产品发还处发力与探索阶段,而自身能盈利的产品就更少更难,制造领域能找到真正有竞争力的SaaS应用场景。
在此背景下,美的集团成员单位——美云智数,其旗下智造云事业部面向中小微企业SCM供应链应用,推出了智造云SaaS产品。该产品集移动端、PC端一体化应用,在“全功能、全协同、全动态”的敏捷软件设计开发思路下,提供了在一个云端账户内定制和使用各种企业应用,并可在线实时调整,为中小企业的上云之路,提供了超强的低成本信息化整合的可能性。
同时,在产品功能上定位企业内外生产协同,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通过SaaS定制化的新特色,以重塑智造价值为理念,智造SaaS成为了当下中小企业SaaS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产品上市不到一年,SaaS公有云客户数量已超百家。
智造saas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它是如何利用自身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困局呢?
✤生产过程协同实现和客户之间高效协同,连通供需业务流
利用云计算技术与客户深度的过程协同,实现客户采购计划、采购订单、送货通知实时接收,与客户生产计划联动、自动排产,生产过程、产能、库存实时可视,通过与客户系统对接,减少人工操作,提升协同效率。
✤自动排程计划拉动生产
经常看到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通过Excel进行生产计划和排程,这肯定不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过程中,必然涉及系统优化生产计划和排程。而APS高级计划和排程,就是一个最成熟的系统优化生产计划和排程系统。
充分利用好APS的功能,可以实现高准交达成(MTO)情况下,同时实现工厂的有效产出最高、资源效率最高、制造成本最低。
集中计划排程 (甘特图)
但APS应用具有基础数据要求高、计划和排程规则要求高、预算要求高的特点,一般是工艺复杂度高、订单需要快速响应、规模比较大的工厂才能使用,中小工厂可以选择简化版本方案。
✤发现企业痛点,从协同层切入,满足客户需求,产品云端快速迭代
我们发现虽然现在很多工厂已经拥有ERP系统,但是在生产现场的管控还是靠纸质的方式,普遍存在订单处理,财务账务问题和部门之间的协同问题、信息化建设投资等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从协同层切入,挖掘供方的解决业务痛点,并应用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产品,通过高可用的技术架构,可实现动态更新。
从前期调研、用户培训,项目实施到产品上线,一般需要2-8周左右;部署过程中,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完成。当然客户有新的需求出现,这时候会将需求纳入迭代计划。
✤智造SaaS对比传统软件方式,具备天然优势
制造领域的Saas的模式,虽然还没有大规模被国内企业接受,但是在未来一定会被大量客户所认可,主要是其相对于传统软件有以下优势:
1、商业模式上,由于各个工厂的信息化水平以及需求不同,传统软件多以私有化部署的定制化项目制进行,这种方式需较长的实施周期以及高昂费用,对于中小企业的负担较重。而采用的是SaaS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部署时间,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客户可以按照需求在公有云平台选择微服务,成本会大幅下降,这也让对于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大幅增加;
2、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按需购买或租赁方式,采用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更加灵活,减少了一次性的投资和人员维护成本。释放出来成本,可以进行更有价值增值业务投资。通过SaaS模式大量积累客户上线,未来云端应用成本进一步摊薄。
智造SaaS未来发展
美云智数的智造SaaS,将聚焦中小企业管理领域,未来功能将更加齐全,应用模块可以随需订阅下载,底层数据实现天然互通;并向第三方开发商开放平台,开发人员可在线开发、修改应用功能,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相关文章
- 亨通获多项国家级绿色和智能制造殊荣
- 深开鸿入选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名单
- 加速大湾区“智能制造”升级 2025产业数智化先锋论坛成功举办
- 以通信驱动智能制造新未来
- 参观预登记通道开启!探索电子制造新边界,NEPCON China 电子展2025年4月22-24日邀您抢占未来先机
- 易微联方案产品亮相 CES 2025,助力制造商迈向全球市场
- 中科斯欧:数字浪潮下的领航者,探索智能制造与数据创新的新纪元
- 传统制造加装“新引擎” 湖北移动助建新一代机电5G+AI智能工厂
- 蔚赫信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助力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宏石激光北方总部基地(济南)正式投产,120kW超级体验开放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 中国信通院两化所刘默:人工智能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性驱动力量
-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 服装制造行业
-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附独家榜单
- 华为擎云亮相2024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全场景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制造升级
- 聚焦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即将在宁举行
- TCT深圳展将于2025年9月在深圳召开,续写大湾区增材制造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