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充满活力的实干机构
2018-04-25 10:00:38爱云资讯1311
福州比笔者想象中要大。从市区乘车到滨海新城东南大数据产业园,距离长达50公里。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远离市区的喧嚣,在这里扎下了根。
东南研究院筹备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姚小波向C114等媒体介绍,东南研究院去年3月开始筹建,5月8日入住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从全省联通选拔人才,目前已经到位10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绝大多数都是“90后”,同时也有一些资历较深的员工加入。对于这些年轻员工来说,这里风景虽然优美,环境却着实艰苦,吃喝玩乐的场所都很缺乏,工作几乎是生活的全部。
东南研究院员工工作日常1
从员工那里了解到,驱使他们从市区的繁华来到这里,是一颗不甘平凡、渴望挑战的心。的确,东南研究院打破了运营商传统的晋升和薪酬模式,职位晋升机会更快,考核方式更加市场化运作,薪酬也更加灵活,收入与项目挂钩。
“联通网络正在全面转向互联网化运营,网络的开通、运维等都需要软件能力,成立东南研究院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软件人才,为网络转型服务。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时代来临,联通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进入这些领域,形成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力。”姚小波表示,“东南研究院要做的,是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
东南研究院员工工作日常2
据介绍,东南研究院目前下设4个项目研发团队,分别为下一代网络、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和大视频研发团队,每个团队少则不到十人,多则几十人,由一位项目带头人负责。这些没有太多经验的年轻人,进入东南研究院就要立即上手开展项目运作,用姚小波的话说是“以干代训”,通过项目去推动他们快速成长。
可以想象,这既是艰苦的挑战,也是强大的动力。据悉,入驻至今,团队已成功研发推出智慧河长、智慧街区、智慧武夷、视频监控、移动政务、厦门会晤大数据跨界分析、120定位系统、智能专线、信令大数据系统等系列成果。以120定位系统为例,在金砖峰会期间,厦门卫生部门要求系统实现用户拨打电话马上定位,三大运营商都去投标,中国联通夺得项目,东南研究院仅花了三天时间成功开发出一套定位系统,向厦门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实时提供定位的服务支撑的功能,定位有效时长半小时。
东南研究院员工工作日常3
此外还有智慧河长项目,由东南研究院进行项目开发,据悉该系统已在泉州、福鼎、长乐部署上线,并成功中标南平、连江、泉州台商投资区河湖长制项目。随着产品迭代和功能不断丰富,未来还将面向全国推广。智慧河长项目首席产品经理卢善仁介绍,做这个项目,不仅需要技术攻关,还要对不同河流的需求现场了解,针对性进行产品开发部署。
据C114了解,东南研究院的运作方式相对独立,目前通过福建联通公司竞标,赢得项目后,采取“资源市场化结算体系”进行项目开发和结算,不仅仅为福建联通提供服务,更要和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竞争。东南研究院目前形成的优势,在于成本竞争力和更快的反应时间,年轻的团队为项目注入了充沛的活力。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对运营商来说,传统的运营模式使得IT人才较为缺乏。姚小波说,到今年底,东南研究院计划扩充至1000人,主要通过“优才计划”、“活水计划”和“猎鹰计划”,分别从公司内部挖潜、从应届生招聘,以及引入资深专家作为带头人。从明年开始,东南研究院将自负盈亏。
联通的“混改”新治理和向互联网化全面转型,给东南研究院提供了良好的诞生环境,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将考验这批年轻人的产品能力和抗压能力,成长为新时代下联通公司的软件人才和技术骨干。至少在目前,东南研究院展现出的,是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
相关文章
- 第二届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中国联通与7大标注基地共创数据标注产业可信数据空间
- 中国联通APP12.0重磅升级!解锁智能体验新篇章
- 中国联通业界首创大模型能力边界量化基准
- “一带一路”新联通,“网络向新”新突破 中国联通ADC海缆投产
- 体验科技力量 见证冰雪奇缘:中国联通组织“魅力亚冬,与智慧同行” 主题采访活动
- 中国联通国际科技创新大会在港成功举办 宣布成立香港创新研究院 焕新国际品牌
- 中国联通(中东)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中国联通发布AICC产品 助力政务热线新质升级
- 聚焦下一个十年 AI集结再启航 中国联通亮相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GSMA-中国联通 Open Gateway全球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大赛” 正式启动
- 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 共筑新质生产力
- 中国联通研究院李福昌:坚持5G-A与6G一体化,打造6G统一技术体系
- 大小模型协同,浩鲸科技中标中国联通政企智能化项目
- 中国联通执“向新之笔” 擘画“8D魔幻之都”数智发展新蓝图
- 中国联通低空经济大会成功举办
- 中国联通精彩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