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华为全数进军量子计算:阿里领军、华为追赶
2018-10-16 09:53:31爱云资讯510
量子计算领域近期异常热闹,中国各大科技企业都已进军量子计算领域。近日,华为发布了HiQ模拟器;刚结束的云栖大会,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披露,达摩院已着手量子计算系统和超导量子芯片的研发;今年3月,百度也宣布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腾讯亦开始人才布局。国内量子计算领域或迎来“黄金发展期”。
相比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可以在很少的步骤中,完成传统计算无穷无尽的步骤才能达到的计算力。一旦量子计算机取代传统计算机,人类的计算力将出现指数级的提升,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将有颠覆式巨变。
各大科技企业对于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可以总结为:阿里领跑、华为追赶、百度加速、腾讯起跑。
阿里巴巴是国内企业起步最早,软硬结合技术布局最完善,最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2015年就开始布局量子计算,与中科院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图:达摩院量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施尧耘
近两年,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相继强势加盟阿里,施尧耘,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师从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马里奥 塞格德(Mario Szegedy),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于今年年初加盟达摩院。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前沿与基础科学研究机构达摩院成立,量子计算成为其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今年5月,达摩院量子实验室推出世界最强量子模拟器“太章”。“太章”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模拟了81(9×9)比特40层的作为基准的随机量子电路,之前达到这个层数的模拟器只能处理49比特。
刚结束的云栖大会,达摩院宣布着手超导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系统的研发。这使阿里巴巴成为继IBM、微软、谷歌和英特尔之后,全球第五家启动量子硬件研发项目的大型科技企业。在国内率先进入软硬件兼备的全解决方案状态。
华为紧随其后,重金投入量子计算研究,在技术上模仿阿里“太章”,今年10月发布了HiQ量子计算模拟器,模拟了全振幅42量子比特,单振幅81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
百度与腾讯在量子发展战略与技术路径规划上,则处于模仿和起步的早期阶段。
近年才开始早期的人才布局,去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任副教授张胜誉,首次以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杰出科学家的身份现身,这也是腾讯量子实验室的首度发声。
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则于今年3月刚刚成立,所长为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和信息中心创办主任段润尧教授。
相关文章
- 智能科技battle,途胜L N Line20周年纪念版/锐际/皓影到底谁才是最优之选
- 腾讯觅影拿下BAT中首张AI三类证:「长期主义」背后的一次价值兑现
- QM中国移动互联网2021半年大报告:用户规模达11.64亿 BAT加速布局小程序
-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 Debate:图神经网络是否是实现认知智能的关键?
- 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争夺战:高精度地图“走俏”,初创玩家如何从“BAT防线”
- BATH领跑新基建之际,欧科云链构建区块链产业的“数字底座”
- BATH激战在线办公 AI助推百度如流脱颖而出
- 百度借触手入局游戏直播 BAT巨头抢滩游戏战役升级
- IBM宣布将人工智能辩手Debater AI技术商业化
- 任正非:不和BAT正面竞争 WeLink要杀出一条不同的路
- 布局BAT小程序已成月活过亿App共识,百度开放优势更突出
- 迅速扩张的公有云渐入深水区:格局或定 逐渐向BAT聚拢
- BAT重庆智博会聚首 产业智能化现三国杀
- 汽车AI逾2000亿美元蛋糕怎么切 BAT之间必有一战
- 争夺小程序赛道:今日头条与BAT再次开战
- BATi 最新人工智能投资版图公布